华商基金刘宏:投资应溯本归真
市场一波三折,悲观的情绪依然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宽幅震荡尚未结束,牛市是否渐行渐远?反弹还会不会来?离场还是坚守?成为大多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
在今年震荡的行情下,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刘宏的业绩是颇值得称道的。根据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截至8月3日,他所管理的三只基金——华商盛世成长、华商价值精选股票型基金、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均取得了超过70%的收益率,分别在259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和126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名列前十。刘宏认为,目前看来,二级市场获得投资收益的途径无非有两种,一是分红,二是资本增值。从来源上看,这两者是不分优劣的,但在国内尚未形成良好的分红文化的情况下,刘宏更偏爱资本增值。他说,资本增值来自于股价上升,随着上市公司业务持续增长、企业发展、市值变大,股价自然会上升。
倘要获得持续的投资收益,就要寻找到持续增长的企业。如何寻找到持续成长的企业?刘宏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古今中外,真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因此,顺应趋势,找到符合时代特征的企业,成功的概率比较大。
刘宏说,当前所处的时代潮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层面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渗透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已经产生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二是从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来看,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形成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三是从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发展来看,改革和创新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对以上三个层次的时代潮流特征,不同程度的理解则代表了投资能够走得多远。
那么,在顺应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如何研判企业?刘宏认为,有如下标准可以参照。
首先是管理团队。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像护城河,巴菲特喜欢护城河特别宽广的企业。但刘宏认为,在这个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游戏规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不太可能存在持续宽广的护城河。但他说,两个企业发展的差异往往体现在管理团队的差异上,因此他更注重人的因素,包括管理团队的能力、专业水平、资源、资金技术,核心人物的胸怀、格局、财富观等。
其次,战略聚焦。企业的资源总是稀缺的,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在有限的业务领域里持续提升资源强度,从而超越竞争对手。因此,懂得战略聚焦的企业突破起来要容易得多。
在投资中,刘宏不主张按照大小盘股的逻辑和思维来选择企业,他说,我们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股价的上涨,而这又来自于企业业务的发展,这不是一两天能实现的。因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监管允许的前提下,买足够多的量,持有足够长的时间。
什么时候卖出?这是投资另一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刘宏总结出来的卖出逻辑只有两条:一是基本面发生了本质变化,二是企业长期增长速度已跟不上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刘宏坚信,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卖出,短期因素稍纵即逝,不足以影响企业长期业务,发生错误的概率最大。总之,刘宏认为,作为专业投资者,投资最高的意义不只是赚钱,还应是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企业成长。他说,通过我们的投资,能让好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迅速成长,我们最终获得投资收益,实现替人理财的目的,这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