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公司研究报告:军民融合发展,存改制注入预期
国睿科技 600562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徐志国,龙华
投资要点:
雷达领军者下属公司,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下属唯一上市公司,于2013年7月通过资产置换上市。立足于微波与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民品和军民结合产品,形成信息系统集成(雷达)、微波电子产品、轨道交通电子系统三大业务板块。
受益国防信息化和民航国产化,雷达主业快速增长。受益国防信息化和民航国产化,2014年公司雷达整机与相关系统收入4.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87%。公司空管雷达订单饱满,军航空管雷达市场逐步扩大,在民航领域也进一步成为核心供应商。雷达产品在气象领域连续获得多套订单,风廓线雷达也首次进入民航市场和环境监测领域,产品的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微波电子业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公司微波电子业务技术积累深厚,受益于军队相控阵雷达逐步列装,2014年营收3.16亿元,同比快速增长62.57%。
在巩固原有大客户核心供应商地位基础上,不断拓展民用移动通信市场,并为军用宽带移动通信建设奠定一定基础,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轨道信号系统国内领先,2015有望迎来放量。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拥有总包资质,2014年中标南京宁和城际项目。因2014年度新合同集中在四季度签订未在当年实现收入;已签订部分合同因市政施工等原因工期延期,导致2014年收入下降。预计2015年随各项目逐步落地交付,带动该项业务业绩反转。
小公司大集团特征显著,存改制注入预期。控股股东中电科14所是我国雷达工业发源地,是预警机雷达等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2012年14所收入超过90亿,净利润7.6亿,小公司大集团特征非常显著,公司作为14所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在改革背景下存在科研院所改制注入预期。
定增补充流动资金助力成长。公司2015年6月公布定增预案,发行价56.55元,拟募集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助力公司成长。目前公司股价在定增价格附近,我们认为出现一定低估,建议予以关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5-17年EPS分别为0.74、0.88、1.01元,考虑可比公司2015年平均PE估值水平,以及公司作为14所唯一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2015年90倍PE,6个月目标价66.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中信海直
中信海直:市场份额提升,乘通航落实东风
中信海直 000099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衡昆
受多项一次性影响,业绩低于预期,通航新布局:公司2014年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2.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四季度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5.4%。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由于2014年汇兑收益大幅减少,2013年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获得资产处臵投资收益金额较大,2014年扣非后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25.6%。公司未来战略为扎实推进通航各类项目,并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围绕通航产业链布局,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毛利率。
业务量受汇率与油价负面影响,市份份额逐年提高:公司主营业务是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油价大幅下跌影响中海油等公司开采进度安排,业务量增速大幅放缓:2014年中信海直母公司飞行时间27379小时,同比增长3%,增速比去年下降11.7个百分点,海直通航飞行时间5629小时,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公司在行业成长受阻中逆势实现市场份额扩张,市占率达到61.2%。
通航产业步入发展期,政策落实可期:根据通航产业规划,2015-2020年是通航产业发展期,顶层设计完成后相关政策预计会逐步落地。通航产业链条长,包含制造、运营、维护等多环节,能够以1:10带动经济发展,产业链链条空间万亿,与汽车工业产值同数量级,将充当工业投资的引擎。运营端已制约链条发展,国家有望通过飞行领域,铺设通航机场、完善通航法律打开运营端瓶颈,多政策催化剂逐步推出可期。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1元。我们看好公司作为通航第一股利用资本市场的大发展,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0.0%、9.1%、9.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9%、19.2%、16.3%,成长性突出;维持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1元,相当于2015年45.7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油价持续低迷,通航政策推进不达预期
洪都航空
洪都航空:“猎鹰”将迎收获季
洪都航空 600316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公司动态:
3月31日,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报告:2014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1亿元,同比增长20.63%;实现营业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9.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8.58%;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
主要观点:
产品毛利率继续大幅下挫
教练机产品交付回升带动主营的航空产品延续上一年的平稳增势,而材料销售等非主业才是报告期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的主力。由于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毛利较高的K-8出口交付量减少等原因,当期的航空产品毛利率继续同比大幅下跌了5.47个百分点,至历史最低点5.73%。管理费用压缩明显、投资收益显著增长部分抵消了产品毛利率下滑的冲击,不过报告期净利润增幅还是要远落后于营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