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表九州空管和九州信息,导致业绩大幅增长。公司1季度净利润1080万元,同比下降22%,主要来自于传统机顶盒业务,公司15年4月并表九洲空管和九洲信息,导致利润大幅上升,我们测算,收购资产2季度单季业绩在4000-5000万元。根据收购预案:九州空管14年-16年备考净利润9890万元,1.2亿元、1.39亿元。九州信息业绩承诺2015年4096万元,2016年4683万元,集团承诺如业绩低于承诺,将以现金方式补偿,因此我们认为备考业绩偏保守。
DME 测距仪取得民航认证,未来将加速进口替代。DME 测距仪主要运用于民航陆基导航系统,是保障航空运输的重要空管装备,国内目前全部依赖进口。公司是第一套国产设备,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核心技术算法的企业。此次取证有利于九洲空管在民航导航领域的开拓,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DME 测距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目前国内存量市场预计约30亿元,且全部是进口设备,随着国外设备寿命到期,后续的维修服务无法满足,国产化将加速,我们预计3-5年可完成替代,对九洲空管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再次重申推荐逻辑:
1、控股股东及管理层连续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相对于高管的购买价格目前二级市场股价明显低估具有较高安全边际。
2、收购集团资产,产业战略转型军工空管及物流信息化。预计未来十年航空空管系统市场292亿元,ADS-B 系统及机载防撞设备市场200亿元左右。军事物流信息化是九州信息重点发展的业务,军方物流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公司在总装、海军、空军部门形成竞争优势,逐步向总参、总后、二炮相关领域拓展。3、集团唯一上市平台,大集团小公司受益资产注入及国企改革加速。集团拥有卫星导航(北斗新时空)、光电雷达等优质资产,公司作为唯一上市平台,集团旗下优质资产存在继续注入预期。同时将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产业并购做大做强。作为省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将受益于国企改革加速,公司也正在积极研究包括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收购等事项,并在条件成熟时推出。
重申“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9.14元。预计2015-2017年EPS 为0.50元、0.71元、0.94元。集团所属军工资产是企业制,非研究所制即相比其他军工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进程更快,“买入-A”评级,中期合理市值200亿元以上。
风险提示。通航产业开放缓慢对业绩波动风险;集团资产注入的不确定性。空管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进度具有不确定性。
海特高新
海特高新:定增助力成长,高端芯片业务打造双轮驱动
海特高新 002023
研究机构:华金证券 分析师:张仲杰
投资要点
定增获批,产能有望继续增加:7月17日获证监会核准募资丌超过16.7亿元,用二:天津大修基地2号机库建设、航空劢力控制系统癿研制、天津飞安航空训练基地建设等项目,现有产能瓶颈有望突破,盈利空间逐步打开。其中,天津大修基地2号机库建成后将形成对A330、A350、B777、B787等宽体机维修不1C至8C级定检服务癿能力,极大扩展现有1号、5号机库产能;天津飞安主要开展直升机驾驶培训,其EC-135直升机D级模拟机是国内该机型首台高级别模拟机,到2020年,中国需要新增5250-17500名直升机飞行员,现有培训能力严重丌足。
进军军用高端芯片,业务结构不断升级:增资控股嘉石科技(原系中国电科集团29所子公司)进入高端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领域,一期项目年产3万片,有望2016年出样品,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6吋第事代/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主要应用二雷达、电子戓、通信、精确制导武器等军亊装备,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届时公司将形成航空和芯片双轮驱劢癿业务结构。
航空制造业务进展顺利,多个电调新型号即将量产:公司在军用直升机电调EC制造领域已定型量产1个型号,另有3个型号在研并超指标实现有望今年量产,未来两年订单和产能将逐步扩大。假设未来中国军用直升机达到美国现有数量癿50%,以双収机型计算,对应市场将超过50亿元,作为国内最主要癿军用直升机电调ECU生产商,公司有望显著叐益。
投资建议:考虑本次增収、收购和股本转增后癿摊薄,假设以25元均价增収,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为0.22/0.28/0.49元,对应P/E为96/77/43倍。2015年天津维修基地和新加坡培训基地癿折旧等运营成本负担较重,2016-2017年随着各项业务布局完成并投产放量,公司业绩将进入快速収展期,我们看好公司前景,给予“增持-A”癿评级,6个月目标价26.60元,对应2016年95倍劢态市盈率。风险提示:航空培训、维修、制造等业务需求丌达预期;嘉石科技投产进度丌及预期。
中航飞机
中航飞机:鹏程万里,军用大飞机王者蓄势待发
中航飞机 000768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冯福章
股东增持,彰显坚定信心。
近来,西飞集团响应中央企业共同维护资本市场承诺书关于加大对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增持力度的号召,已连续增持公司80万股(占比0.031%)。此外,中航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公司股东及高管相继增持,彰显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