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悲观预期或继续修复
首先,短期加息概率减小,市场迎来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上周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达到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5.1%,超过市场预期上限,为此,央行年内第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此次紧缩的力度却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可以看到,由于全球低息环境未改,央行在调控时手段明显有所顾忌,趋于缓和,“缓加息、多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了当下不得已的选择。而由于行政价格管制以及短期的市场治理,近期蔬菜价格回落明显,12月CPI环比下降将成为现实,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较小,年内通胀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这个角度而言,12月下半月央行再加息的概率较低,这也为近期大盘迎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局面。
其次, 货币调控目标设定或好于预期。2010年12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将由目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让市场预期趋于悲观,市场由此预期明年新增信贷目标在6.5万亿-7万亿之间,悲观预测者甚至估计只有6万亿。如果按照最为悲观的情况预计,则明年信贷增速只有不到13%,而参照2010年全年新增信贷7.6万亿的假设,全年信贷增速为19%,那么,其紧缩力度确实十分明显。但是据最新消息显示,明年新增贷款目标或仍为7.5万亿元,那么,对应的新增信贷增速接近16%,整体增速虽趋于紧缩,但明显好于市场此前预期。另外,据权威人士透露,明年M2增速目标降至16%左右,按照GDP与M2之间1:1.6大致关系,则GDP增长幅度预计仍将达到9%-10%,经济继续处于稳步增长阶段。由此可见,明年货币政策调控并不会弱化保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