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数据显示,2015年及2016年,上海莱士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6.5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分别高达8.75亿元、8.29亿元。与此同时,上海莱士股价从2012年12月31日收盘价的1.7元涨至2015年12月31日收盘价22.02元左右,市值飙升到1300多亿元,成为当年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值龙头。
之后上海莱士继续在投资上加码,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莱士将风险投资额度大幅提高到40亿元,使用期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3年;2017年,再出资2.5亿和1.8亿认购两个信托计划,分别购入万丰奥威2295万股和兴源环境1258万股,均价分别为15.9元/股及25.8元/股。
没想到今年股市急转直下,截至11月底,兴源环境股价自2月份以来累计下跌逾八成,万丰奥威自今年初累计下跌逾六成。针对2018年1—9月的证券投资情况,上海莱士表示,拟计划未来不再增加新的证券投资,原有的证券投资也将在未来适当的时机逐步实现退出。
质疑
并购海外资产能否化解公司困局
据上海莱士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仅为144.55亿元。这次动静相当大的收购,被外界称为“蛇吞象”。
上海莱士证券事业部对外界表示,对于此次并购,控股股东地位并不发生变化,双方主要在于整合资源,利用双方优势,做强、做大血液制品产业。但市场指出,天诚德国公司和GDS公司两项资产均在海外,存在诸多审批及经营困难。即便重组最终成功,但能否完全化解上海莱士的困局,目前仍是一个问号。
截至昨日收盘,该公司连续8个交易日跌停,市值蒸发逾550亿。股价大幅下跌引发连锁反应。 该公司最新公告显示称,其控股股东科瑞天诚以及莱士中国,由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部分金额逾期构成违约。如近期未能与相关证券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相关证券公司有权对质押标的证券进行违约处置,可能导致其控股股东被动减持。此外,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与鹏华资产设立的三个资管计划,已触及平仓线。鹏华资产将根据合同约定,拟进行平仓操作。
此外,近期资本市场还遇上医药股强监管政策及“黑天鹅”事件频出影响,其股价能否稳住不容乐观。截至昨天收盘,该股今年跌幅接近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