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区块链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11月14日,香港科技园培育的初创公司智信链金融科技在香港推出首个应用区块链技术及交易所系统的钻石实物交易平台EverCarat。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全面追踪钻石来源地、认证资料、成交仓储记录、交易流向等信息,并支持各种交易记账及核实交易,内容难以篡改,解决了钻石行业长期以来透明度低、产品真伪难辨等痛点。
10月31日,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区块链贸易融资技术平台——“贸易联动”(eTradeConnect),该平台由香港贸易融资平台有限公司(HKTFPCL)管理及拥有,最终控股实体为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贸易联动”是一个基于区块链(Blockchain)、由香港十二家主要银行组成的联盟共同开发的贸易融资平台。该平台还将与欧洲的同类平台we.trade对接,为亚洲和欧洲的跨境贸易走廊数码化提供准备条件。
更早前,去年2月,香港证监会宣布加入R3国际区块链联盟。通过合作,香港证监会将与R3组织的成员包括若干银行和技术开发人员对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及期货交易的记录及结算方面的应用进行测试。
大多数区块链投资项目徒有其表
毫无疑问,区块链是近年来受风险资本追逐的主要风口之一。根据创投数据平台烯牛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投融资总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区块链成投资新宠,共有199个项目获投,融资金额比去年同期激增363%。
种子投资机构500 Starups的合伙人Bonnie Cheung对于区块链领域的投资过热直言不讳,“这无疑是去年市场上最言过其实(overhyped)而市场理解最少的投资领域之一,作为投资者,几乎95%的区块链项目毫无意义。”
Cheung坦言:“一些项目将公链与私链进行划分,并设立所谓的permission chain(许可链), 但这其中并无任何技术性的突破。同样,很多项目就是将供应链上各方的庞大数量的文件电子化,这与区块链毫不相关。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必须回归最基本的问题。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在于将互不信任的各方连接在一起,省去了诸多的中间环节,这才是区块链的核心所在。”
“以中国内地的大宗商品行业为例,每当商品的价格发生波动时,相关行业的贸易融资活动就会明显增加,而供应链上的企业80%是中小企业,他们很难获得融资,这就是区块链应用的最好场景。”她表示。
她向媒体透露,由于投资者的热情有所消退,最近三个月一些区块链相关的创业团队的方向变得更加精准,“比如一家美国的企业专门为韩国最大的钢铁厂浦项(POSCO)提供贸易融资,比如在票据产生的起点就加入区块链的元素,从而可以省去很多客户资料验证的环节。这样可以成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链来提供贸易融资。”
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宇在参加香港数码港论坛时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在全球投资了超过80家区块链初创公司,并于今年年初在数码港正式设立办公室。
2015年开始,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开始了战略性布局,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是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Ledger)的秘书处及发起单位之一。逐步打造了集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万向区块链商业创新咨询、万向新链加速器、万云等业务于一体的区块链生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