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到,流动性吃紧成了几乎所有平台的问题。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各平台债权转让市场的“火爆”。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债转数量的确有显著升高。
不过一位行业内人士也认为,各平台受影响程度还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是看投资人特点以及产品设计特点”。他告诉记者,客户方面,有些平台吸引了很多金融小白客户,这部分人群对P2P并不了解,过去,只看收益却没有关注风险,容易在市场恐慌下撤资,对平台负面影响很大。相比而言,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则还会关注平台本身的具体情况。产品设计方面,一类平台是按照监管要求,不承诺流动性,这样的结果就是短期内成交量下滑,但不会产生特别大的风险;另一类平台自己有活期产品,保证了用户的流动性体验,这对平台自身是危险的。目前,后者的压力非常大。
上述分化得到了不少机构的共识。另一位国资平台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近一段时间该平台复投率的确有下降,但由于平台资质、背景好,一些行业的避险资金从其他机构转向该平台,新手标成交量明显增大,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复投这一块的压力。“但除了头部平台外,其他压力可以说非常大”,他坦言。
避免处置风险带来的风险
但一位专家也表示,目前“爆雷”的基本上是前期产品有问题,或不合规情况较为严重、债权逾期导致,随着整个行业压力加大,预计之后会有因为流动性压力出现风险的平台。所以还是应当警惕不必要的恐慌,进行适当引导。
为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7月16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接连针对行业近期爆发的问题发声,要求各网贷平台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对网贷限额等监管要求,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化解可能造成的风险。
当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消息称,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发挥司法协作、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础设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联合惩戒。这也会对恶意逾期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近日,在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相信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真正优秀的网贷企业,所以对网贷不能“一棒子”打死。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肖飒表示,期待多数P2P平台平稳良性退出,留下来的龙头企业要真正肩负起普惠金融的重担。“在投资人信心低落的情况下,行业鼓舞起来,亦需要各方面配合。”肖飒直言,比如,政策上备案进度是否可以加快;法律上在线起诉迅速结案,抓紧执行等。
“正在关注行业最近的情况,将加快出台互联网金融整治下一阶段的方案细则,引导行业正本清源。”一位监管人士向记者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