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启动明星养成计划,还是上线音乐自制内容,互联网音乐平台碎乐近日在网络中颇受关注,而运营该平台的北京峰趣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趣互联”),仅是汪峰投资版图中的冰山一角。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3年开始,汪峰先后创立、投资16家公司在音乐产业、节能科技、企业咨询等多个领域展开布局。虽然明星进驻资本市场已是常态,但公司若想获得长远收益。除明星效应之外,公司的市场运营力同样重要。
从音乐人跨界到投资者
总被调侃上不了微博热搜的汪峰,不仅是一名摇滚歌手,也兼任作词人、作曲人等诸多身份。然而跳出音乐制作领域外,汪峰还有着一张“投资人”的职业名片。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3年开始,汪峰便从音乐人跨界到资本市场,随着壮丽峰景(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壮丽峰景”)的成立,汪峰也逐步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探索。2015年,汪峰投资了主营音乐演出直播的北京狂野之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随后,汪峰投资了峰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范科技”),并推出了耳机品牌FIIL;除涉足线上直播与音乐硬件领域之外,壮丽峰景所运营的互联网音乐平台iwini,以及峰趣互联上线的音乐软件碎乐,都是汪峰在音乐领域的资本布局。
据天眼查平台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汪峰名下共有16家公司,除在音乐市场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外,汪峰在节能科技、企业咨询、创业投资等领域亦有所涉猎,先后投资了广州泛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里外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青山花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多家公司,资本版图也被进一步扩建。
“明星进行演艺活动的同时,会接触较多的商业活动和资源,因此在积累一定资本后去做投资也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表示,明星将自身的影响力换成股权,便可以借助资本更好地立足于市场,与此同时,明星借助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也能为参投公司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但这样将明星与资本绑定并不意味着双赢,若未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明星资本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投资风险”。
硬件、平台成关键词
在演出行业评论人黎新宇看来,虽然汪峰所涉足的投资领域多元,但由他个人主导推向市场的公司,仍集中在音乐硬件与音乐平台两个方面。然而,这些公司尽管带着明星光环诞生,却难以将影响力转化为可长期持续的收益,“明星效应在市场中并非无往不胜的吸金砝码,而去明星化也往往成为公司升级转型的第一步”。
仅以汪峰推出的耳机品牌FIIL为例,自2015年10月该品牌正式发布后,预约量曾一度达到百万。2016年,耳机品牌FIIL的运营公司峰范科技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更是达到10亿元,这让汪峰在耳机市场出了不小的风头。然而,FIIL耳机的实际市场反响却不尽如人意,最终的实际销量与预约量相差甚远。公开资料显示,去年FIIL耳机的销量为10万台,销售额仅为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