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指出,FIIL耳机前期亮眼的预约量与汪峰的市场号召力不无关系,但是一个品牌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建立在明星的个人影响力上,口碑才是建立持续性消费的必要因素,而且FIIL耳机较高的定价也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基数有限,在此情形下,好的质量比汪峰个人的影响力更能驱动消费。
与此同时,去明星化的需求也体现在汪峰主推的音乐软件碎乐上。2016年10月碎乐开始进行公测,在李健、邓紫棋、朴树等音乐人相继发布歌曲及视频后,上线一个月的碎乐就收获了60万的用户,成立之初还完成了来自青山资本的天使轮融资。此后薛之谦、左小祖咒、草东没有派对等音乐人也相继入驻。但是随着头部音乐人的活跃度慢慢降低,碎乐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并留存更多用户的问题。今年9月,碎乐完成了一次彻底的改版,着力于视频内容和交互方式的布局,并上线了多种音乐自制内容,而这些功能上的改变能否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进驻,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明星效应并非万能钥匙
在沈望舒看来,明星拥有行业资源、专业领域的经验,以及极高的知名度、数量众多的粉丝,使得他们在投资或者创办音乐、演出等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对于明星个人来说,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仅是资产运作的第一步。?
“明星也需要有意识地提升投资资本市场运营能力,才能让获取的利益最大化。”新元文智创始人刘德良表示,目前很多明星投资项目多,但是却没有专业的人员、团队辅助管理,再加之很多明星并没有时间、能力更好地了解所投资公司的运营状态,被资本套牢的现象也不少见,“投资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少明星为了更好地运营投资项目,舍弃了歌手或者音乐创作人的身份,转型成为专业的投资人,在获取收入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黎新宇也指出,公司有较好的市场运营力,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虽然将明星与资本捆绑是抬高身价的捷径,但明星与公司任意一方的名誉受损,都会对另一方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受到市场关注的明星,相关资本运营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因此,明星公司需要更为严格的运营与管理,明星个人也要爱护自己的羽毛,双方才能共同促进,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汪峰虽然是资深的音乐人,但是在资本市场仍只能算是新手,汪峰若想借助资本对音乐行业做出一些改变,要在把握需求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才能让公司抛开明星光环之后,依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