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下游环节,《意见》提出,深化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提升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制定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能耗等方面技术标准,完善油气加工环节准入和淘汰机制。提高国内原油深加工水平,保护和培育先进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开发培育力度,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公平竞争。
上述几点意见,均为长期以来市场改革呼声较高的领域。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忠表示,近年来,推进干线管道独立、管输和销售分离、民营企业公平接入等呼声很高,此次《意见》也明确了这一改革方向。《意见》提出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这是比较稳妥的,符合当前中国油气行业的实际。
但亦有市场人士对澎湃新闻提出担忧,“《意见》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紧迫性不强,市场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摸索。个人感觉,在地炼的进口原油管理政策之后,就没有再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政策落地了。”
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
在定价机制上,《意见》提出,改革油气产品定价机制,有效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价格异常波动时的调控权。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依法合规加快油气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加强管道运输成本和价格监管,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科学制定管道运输价格。
但具体到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哪些不足、须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意见》的现有公开资料并未披露。
完善油气储备体系,提升油气战略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建立完善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企业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完善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储备设施投资运营。建立天然气调峰政策和分级储备调峰机制。明确政府、供气企业、管道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的储备调峰责任与义务,供气企业和管道企业承担季节调峰责任和应急责任,地方政府负责协调落实日调峰责任主体,鼓励供气企业、管道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在天然气购销合同中协商约定日调峰供气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发布实施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制定勘探开采、管网运营等方面配套文件,以及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