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权证动态 >> 正文
证券时报谈险资入市监管:宽举牌、限收购、禁敌意和杠杆收购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12-12 8:46:56 点击数:
分享到:

近两三年以来,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一批民营中小型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受到市场极大关注,也引起了极大争议,特别是一些险资大手笔出击上市公司,公众担心“野蛮人”因此破坏实业,凭资金优势在股市兴风作浪,一副坏孩子模样,让投资者气愤和无奈。险资举牌、投资和收购上市公司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理性思考。

943.jpg

万能险投资股市前提是守法

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崛起了一批民资控制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它们实行差异化经营,大力销售投资功能的保单。与“保单产生投资需求、投资以保守为主”的传统寿险经营模式不同,新型险资是“投资驱动负债”模式,即有了投资计划之后,再销售相应的保单以获得资金,其中主要依靠万能险为主的中短存续期产品,而投资对股市更加倚重。

这种模式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传统的以保障为主的寿险产品,基于一个长期均衡的利率来设定条款,虽然侧重保障功能,但在通胀预期下,老百姓意识到这些产品的账面保障功能与实际保障功能有很大差距,传统寿险因此增长缓慢,而万能险等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利率设定比较灵活,满足了居民抵御通胀保值增值的需求。市场上有些万能险保障功能可忽略不计,接近纯理财产品,它们反而十分畅销。万能险保底收益多为2.5%,实际收益率达4%~6%,又存在刚性兑付,在利率低迷情况下很自然地成为存款搬家重要目的地。2015年,万能险业务占比高的几家中小保险公司保费增长了100%~400%,而几家大型的老牌保险公司,除平安人寿外全部只有1位数增长,个别公司甚至出现了季度负增长。新型险企的运营模式引来“保险不姓保”的批评,但投资业务在保险公司中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全球保险行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有人认为,险企销售万能险然后拿客户投保的钱买入股票并记入自己名下,是一种盗窃行为。这是对资产负债表恒等式不理解造成的。一个企业增加负债,不论这笔负债最终用来购买何种资产,增加的是总资产,而不是所有者权益。如果以保单收入买股票是盗窃,那么经济活动中所有负债行为都是盗窃了。财富排行榜可能是造成误解的一个原因,有的财富榜将险企所投资上市公司股份价值全部统计为险企大股东的个人财富,虚增了个人财富。

总之,万能险和其他保险资金来源一样,都是合法的资金渠道,但前提是它们销售过程合法,保险公司运营中遵守了监管要求。根据保监会规定,万能险账户80%资金可投资于股市,所以万能险投资股市本身没有问题,前提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举牌、收购与敌意收购

举牌是指买入一家公司5%以上股份的行为,在监管中,举牌是收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个环节,但举牌与收购并不能等同。

目前险资已成为A股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根据保监会数据,2015年保险资金在股票和基金上投资共1.7万亿元,如此巨额资金必然产生一定的集中投资要求。老险资及其他机构不愿意集中投资,举牌线的束缚是原因之一,因为一旦举牌,以后卖出股票将受到限制,而且投资计划暴露也加大了买入和卖出的冲击成本。据统计,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9日,共有10家保险公司举牌了31家上市公司,买入股票市值达1199亿元,其中主要是新型险资。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