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稀有金属复合材料产能全国第一。控股股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稀有金属材料领域科研实力强大。钛制品为公司的主要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9%;核电控制棒及堆芯相关材料类是公司的特色业务,国内唯一供应商,正在该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
钛材行业有望走出“寒冬”,重点布局三大新兴行业应用领域
钛材行业有望走出“寒冬”。2015年,海绵钛产能大幅降低41.3%,公司业绩也遭到钛制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出现亏损,但航空航天、船舶领域应用钛材增长超40%。随着钛价格触底、新领域拓展,钛材行业有望随需求增加而复苏。
核电配套产品迎来发展良机。下半年核电机组招标有望重启,核电发展属于高端装备朝阳行业,三代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将超80%,核电配套产品将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公司核电银合金控制棒有望放量。
军工行业增长确定,航空、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体量大。新一代战机钛材重量占比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间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所需的钛材体量巨大,公司在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及航海领域有非常大潜力。
火电烟气脱硫年市场容量超14亿/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氧化硫的排放标准提高,将促使现役机组中约二分之一需进行改造。火电烟气脱硫内衬稀有金属复合板材市场容量达14-18亿元/年。公司的稀有金属复合材料产品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业绩有望探底回升,谋求多领域突破带来业绩长期改善
公司今年业绩将持续转好。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净利润增长79.98%。上游原材料价格已经回升,公司今年继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概率很小。下游需求底部逐渐探明,公司传统中低端业务将逐渐企稳。
公司积极布局核电、军工、环保等领域,这三个领域高端稀有金属材料需求充沛。未来两年,以三代核电控制棒及堆芯相关材料、四代战斗机/大运钛材、船舶、火电脱硫装置为代表的公司高端领域将逐渐放量,成为拉动业绩长期改善的核心动力。公司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投入,将成为业务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风险提示:军品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核电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盾安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多点开花
盾安环境 002011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张镭 撰写日期:2016-07-1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63.7、70.3、78.2亿元,同比增长8.8%、10.3%、1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6、1.99亿元,同比增长44%、36%、24%,EPS分别为0.13、0.17、0.22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制冷配件收入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中核科技:核电关键零部件商迎核电重启+国企改革新机遇
中核科技 000777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陈显帆,黄海方 撰写日期:2015-10-27
投资要点
2015年三季报业绩略下滑,受2013年无新开工核电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