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停牌很长时间的九鼎集团复牌。复牌当日,九鼎集团以3.42元/股,盘中全天仅成交155万元。而以3.42元/股计算,九鼎集团的市值即从停牌前千亿大幅缩减,当初参与九鼎集团定增的机构和个人浮亏严重。不过,九鼎集团当日的盘后大宗交易则以7.33元的股价分别成交200万股和1358.81万股,合计成交1.1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盘后大宗交易7.33元/股的价格不仅超过盘中价格一倍,甚至超过停牌前6.83元的价位,与参与定增的个人和机构成本价相近。对此,市场人士表示,九鼎集团盘后的大宗交易有点蹊跷,不排除是机构做净值。
对于九鼎集团今后的走势,参与新三板交易的私募人士表示,九鼎集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47%,后期下跌幅度可能有限。
盘后大宗交易量价远超盘中
复牌当日,在集合竞价阶段,九鼎集团在3.42元价位的卖盘不断增多,从1.3亿股快速增加到2.4亿股,并在收盘时增至3.6亿股,同时,盘中也有接盘迹象,最终,在3.42元价位,全天盘中成交15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九鼎集团盘后大宗交易显示,九鼎集团以7.33元/股分别成交200万股、1358.81万股,成交额分别为1466万元、9960.09万元,合计成交1.14亿元,且买卖营业部均为中原证券郑州纬五路营业部。市场人士分析,按3.42元/股的价格,在盘中可以拿到足够的筹码,为何要在盘后高价协议买入?其中蹊跷之处颇为明显。对于盘后的大宗交易,九鼎集团未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进行回应。
截至截稿,记者并未联系到上述营业部,但在龙虎榜营业部数据中,记者注意到,在乐视网1月24日首日复牌时,该营业部就曾买入乐视网,并在之后的几个交易日连续买入。
九鼎集团未回应是否增持
在九鼎集团停牌期间,新三板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板成指从2015年的2134.31点高位跌到2018年3月26日的1072.28点;三板做市指数也从2015年的2673.17点,跌到目前的919.22点。因此,市场预计,九鼎集团复牌股价将面临冲击。而复牌首日,市场即给出答案,即从停牌前的6.83元/股跌至3.42元/股,达到新三板集合竞价交易方式的最大跌幅限制。
九鼎集团在新三板挂牌的几年,是其大力扩张的几年。2014年4月29日,九鼎集团挂牌新三板,成为新三板上第一家私募机构。彼时,市场火热,大量资金进入新三板市场。九鼎集团挂牌当天,以每股610元完成定增募资35.37亿元;4个月后,又完成募资22.50亿元;2015年11月又完成了新三板第一个百亿定增。至此,九鼎集团挂牌一年半融资超过157亿元。
停牌期间,九鼎集团自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停牌的近三年时间里,九鼎集团先是通过收购中江集团100%股权的方式,间接持有了上市公司中江地产72.37%的股份。后又开始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并购,即收购富通亚洲。目前交易已完成,交易对价为106.88亿港币(约合人民币88.24亿元)。除此之外,九鼎集团在此期间进行过的投资和并购,还包括2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九信投资管理公司、8000万元收购华海期货等等。经计算,九鼎集团对外投资、并购总金额高达16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