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混战洗牌加剧
腾讯的入局,令基金第三方销售市场再度硝烟四起。
在腾讯之前,基金第三方销售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已经逐步成型。目前占据了基金销售市场较多份额的包括天天基金、蚂蚁财富、好买基金、同花顺、上海陆金所等,此外京东金融也在去年涉足这一领域。
各机构中,天天基金和蚂蚁财富被认为是当前最具竞争力的两大基金销售巨头。腾讯的入局,对于这两家公司而言也率先构成挑战。
2018年1月4日,一位第三方销售人士评论称,东方财富、蚂蚁金服的销售量和其它公司已经不是一个量级,去年入局的京东基金超市虽然热闹了一阵,但炸不出多少水花,而好买和陆金所的志向不在公募基金,因此腾讯开展基金销售业务后,将最终与东方财富、蚂蚁金服构成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
相对而言,目前腾讯的布局相较东方财富和蚂蚁金服而言还显得较为落后。一方面,腾讯至今未组建专门的金融集团,其在金融方向的战略也一直较为模糊,拿到诸多牌照后如何铺开需要摸索;另一方面,金融业务的展开还需要金融人才的储备。
对拥有巨大流量优势的腾讯而言,正式介入基金销售领域优势重重。有业内人士甚至叹言,“腾讯如此大的流量和用户规模,躺着都能做起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巨头混战之际,小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面临的则是生存问题。一位从某第三方销售平台创业团队离职不久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离职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上述人士表示,“现在基金第三方销售平台的发展推进很艰难,因为小公司跟那些巨头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公司各个方面都上不来,公司不再愿意投入。我们整个团队人员也一直在流失。”
对于难以拓展基金销售业务的公司而言,牌照成为它们手上最重要的砝码,这得益于基金销售牌照含金量的不断攀升。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共发出独立基金销售牌照107张,随后第三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审批窗口被关上,2017年仅1张获批。因此,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价格一路飙涨,最新市场报价甚至已经飙至7000万元至8000万元不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基金销售牌照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待价而沽将成为更多小公司的选择。当然,仍然有希冀寻求突破者,只不过这条道路或许会越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