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公募基金战线一再收缩 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来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3-21 11:17:08 点击数:
分享到:

北京某百亿私募营销总监也表示,今年一些银行渠道纷纷要求5%~20%的安全垫才愿意代销私募资金,但这让他们很为难,想要找委外资金却迟迟难以突破,“我本来想找城商行、农商行,但目前业内都比较谨慎,即使有钱也只是投债券私募,没有听说几家愿意给权益类私募钱的,我跑了一两个月没有进展。”

对于资金方来说,在熊市中对股票私募难说爱,“我们前两年给一家大私募发的产品,但股灾以来到现在,大部分都清盘了,实在不靠谱。所以我们暂时不太会接受一些主动管理的私募,还是选几家量化的优秀投顾比较好。“华东某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表示。

深圳某大型商业银行内部人士也表现,今年代销的资金量很大,但需要投顾进行跟投,首发要求10%左右跟投规模,除非是特别优秀的私募,不然不愿放松条件。

给私募算一笔成本账

截至2017年2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认缴规模11.35万亿元,实缴规模8.55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8.23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私募基金行业看似风光无限,然而,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却充满着艰辛与不易。

据了解,私募证券管理人的主要收入为管理费和后端的业绩提成。在目前股市震荡市的背景下,鲜有私募能获得后端的业绩报酬,绝大多数私募管理人能取得的确定性收入仅为管理费用。记者从多家私募基金及三方机构了解到,目前私募管理费大多按照1%~1.5%来计算。假设管理费按照1.5%来算的话,刨去支付给通道和渠道各方的费用,实际到手的大概为1%。这种背景下,小私募大多亏本运作。

深圳一家小型私募告诉记者,目前私募运营最大的支出主要在两块,一个是人力成本,另外一个是办公场所支出,一家3亿规模的私募,管理费按照1%来算,一年可获得的确定性现金流入为300万元。上述私募告诉记者,一家3个亿管理规模的公司,人力方面至少需要1-2名基金经理,以及3~4名做研究、交易和市场等工作的员工。他坦陈,“虽工资弹性很大,普通的学徒年薪可能10万也不需要,但是需要培养,而找一个有经验的薪水就不低,还需要看合伙情况等,否则基金经理百万年薪也不够;找一个有潜力的、有一两年经验的研究员薪水相对不太高,即使严控成本,基金经理合伙创业、一年下来给的工成本资也至少得一、两百万。”

北京一家私募告诉记者,目前在北京,私募研究员的平均市场价为年薪50万。“虽然私募相对公募而言固定的工资是偏低的,刚进公募做研究员的毕业生起薪为2万,而私募只有1.6万,但是私募的年终分红占收入的比例更大。”他表示,虽然私募研究员的年终奖是根据绩效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但一名研究水平过得去的私募研究员年薪也要50万元。

办公场所方面,据多家私募反馈,一般在深圳福田或南山租一个一般的写字楼,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在1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也得120万;而如果紧紧巴巴在边缘地段租一个办公场所,月支出也得5万左右,一年下来也要60万。这是固定支出的保守估计,此外还有各种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营业税、律师费等等,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综合以上保守计算的费用,如果创始人、合伙人在这个阶段是只投入、不拿钱的,一家3~5亿管理规模的私募仅能挣扎在生存线。

事实上,目前91%的私募证券管理人不到5亿规模。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统计,截至3月11日,私募证券管理人数为8005家,5亿以下规模的私募证券管理人数达7287家,占到了整个私募证券管理人数量的91%,而其中又有近八成的私募不到1个亿的管理规模。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