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私募做市年内落地 新三板“清淡”局面待解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9-6 7:19:46 点击数:
分享到:

 在近日举行的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对近期的政策预期做出明确表态时表示:“股转系统正在研究围绕市场分层的差异化安排,私募参与做市也将很快推出。”

 “除了改革现行的交易方式之外,近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工作,即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年内制度推出应该没有问题。”隋强进一步表示,投资者门槛降至300万元也“可以探讨”,公募基金入市、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等,则需要研究实践中如何落地。

 新三板扩容至全国将满3年,经过前期的爆发式增长之后逐步回归平静。私募做市制度年内落地,恐怕仍然难以化解市场流动性不继的问题,“新三板成长的烦恼”短期还将持续。对此,隋强坦言,目前市场到了再次思考、再次出发、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从以往量的成长到质的提升的阶段,希望大家保持信心。

 私募做市“迟到”

据了解,自今年6月底实施分层之后,新三板市场进入双重清淡期——政策层面进展较慢、市场交易投资冷清。进入下半年以来,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做市商,都处于市场“高热”之后的冷静期。

 业内认为,虽然在扩容之后经历了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但是就市场基础制度而言,仍有多项核心制度面临改进。而这也正是市场一直期待的“政策红利”。

 据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观察,新增挂牌企业的速度近期已逐渐放缓,挂牌频率继续下滑。在分层推出之后,由于缺少后续配套政策的跟进,创新层企业并未充分感受到分层前后的差异性,挂牌企业尚未真正享受到分层制度落实带来的政策红利。

 据付立春分析,新三板当前所面临的考验是一批早期投资基金即将到期解禁,如何处置投资基金的退出问题成为摆在监管层面前的当务之急。在该背景下,引入大宗交易制度成为监管层的首选。“因为到今年年底,不少新三板产品面临到期兑付,如果不进行辅助退出,而从二级市场进行抛售,势必会对整个新三板市场的协议和做市交易带来很大抛压,会对新三板市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付立春认为,“从市场的行情来看,如果在现有的政策预期下,可能只会推出大宗交易平台,而大宗平台的交易方只是针对现有的新三板投资机构,这很有可能是今年第一个政策红利”。

 与大宗交易平台快速推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募做市则进度明显滞后。

 据了解,对于私募参与做市,对新三板而言并非新鲜提法。2014年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对做市商的范围就埋下了“伏笔”。

 今年5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开展私募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试点,做市商正式扩围至私募。根据安排,全国股转公司将研究制定试点机构的遴选方案及相关配套规则,从资本实力、专业人员、业务方案、信息系统和诚信记录等方面设置备案条件,制定备案申请材料内容与格式指引,明确备案申请程序,待履行有关程序后及时向市场公布。此外,股转公司将启动受理私募机构申报材料,组织评审,择优选取试点机构。

 旨在促进交易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