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私募做市年内落地 新三板“清淡”局面待解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9-6 7:19:46 点击数:
分享到:

 据了解,新三板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在2014年8月。彼时,做市制度被寄予厚望,监管层希望可以发挥为企业定价、提供流动性两大功能。但是实行以来,市场交易依然不活跃,相对寡淡的流动性让各方都开始对新三板的未来产生怀疑。

 国内某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表示,做市商原本可以发挥价格“承托”、嫁接交易职能,然而目前机构投资者热情不高,做市商缺少对手方。

 “市场流动性太低,也是股转系统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据隋强介绍,新三板分层之后,股转系统正在研究围绕市场分层进行差异化制度安排。为了促进交易达成,股转系统除了改革现行交易方式之外,还将推动私募做市落地。

 “近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工作,即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年内制度推出应该没有问题。”隋强表示,股转系统也在考虑市场准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传统资产指标、证券市场指标来评价相比,是否有更好的评价指标标准。

 对于市场呼声很高的将门槛从500万元降至300万元,甚至100万元,隋强在表示“也可以探讨”的同时,也坚持机构投资者市场的方向不变。“QFII和RQFII参与政策将很快推出。”

除了投资者门槛,对于市场各方非常关注的公募基金入市问题,隋强坦言:“公募资金体量大,配置什么样的资产,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和整个投资标的规模能不能支撑公募资金来参与,这都是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跳出概念窠臼 不应对标A股

 据了解,目前者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都在以A股的概念、指标在衡量新三板,并作出判断。

 尽管监管层一再强调,新三板与A股市场的逻辑不同,盲目套用市盈率、交易频率等概念会形成错误的认识,但是A股市场超高市盈率的吸引,加上中介机构“上市”、“融资”的梦幻渲染,观念的改变并非朝夕之间可完成。

 “到了今天地步,突然发现有些概念变得似是而非。例如,新三板是场内还是场外市场,是上市公司还是挂牌公司,是公众公司还是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些概念交叠在一起,成为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对此,隋强坦言,新三板很难与全球任何一个证券市场相比,股转系统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也将抛弃既有、传统的理念,基于如何服务好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主题,进行制度设计。“建议跳出概念的窠臼,不去对标A股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市场,只需要明确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市场化、法制化、独立市场设计。”

隋强认为,由于国内市场往往强调融资功能而忽视投资功能,从这一角度确实可以得出交易所交易过度、新三板交易不足的结论。但是,新三板流动性水平应该保持在什么情况,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目的,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新三板很年轻,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如果要回头总结经验,创新是重要的经验和特色。”隋强表示,当前《证券法》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安排主要是针对成熟企业,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在隋强看来,新三板融资机制更重要的是围绕中小微企业特性的需求构建持续融资基础,这比概念更重要。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