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震荡格局突破 有赖于宏观面明朗
短暂企稳后,两市股指再度向下调整收出中阴,沪指昨日跌破2050点重要支撑位。从K线图上看,近期沪深指数不断逼近9月底时的调整低点,周二的杀跌使得两者距前期低点进一步逼近;与此同时,中小板、创业板指数更出现破位走势,中小板综指上周就已率先创出调整新低。
事实上,当前A股所处的宏观环境并非完全偏空,相反国家统计局以及央行近期公布的各项数据均透露出明显的积极信号。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的回升,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反弹,均表明始于9月份的国内经济回暖趋势得以延续。同时,周一央行公布的10月份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也释放出类似信号:虽然月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低于预期,但信托贷款以及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的显著放大,国内信贷市场确实出现了持续改善的现象。不过,面对经济短期一系列的积极信号,大盘却固执地持续下跌。这更多是源于A股较为悲观地反映了国内经济增长平台下移的预期,即沪深指数对国内长期经济增速平台下滑的担忧完全掩盖了国内经济短期企稳带来的利好效应。
就A股未来走向而言,熊市思维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A股长期以来形成的弱势格局很难改变,结合目前市场具体的宏观环境分析,在排除受事件性因素的冲击外,未来沪深指数继续大幅下行的可能性同样不大。
短期来看,A股维持箱体震荡格局的概率较大,沪深指数受各种短期因素影响,即便逼近箱体上沿或下沿,但只要目前国内宏观环境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么其偏离的空间也会比较有限。从更长的视角来看,未来A股震荡格局的突破,将有赖于国内宏观面的进一步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