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以来,沪指尝试三次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第一次在2月22日至24日,沪指反弹至2933点后回落;第二次在3月21日,沪指在七连阳收于3010点,但隔日市场开始小幅调整;第三次在4月5日,节后第一个交易市场普涨,沪指强势上行,虽然第二个交易日市场分化较大,但沪指仍在3000点之上。
现在市场分歧在于方向性选择。谨慎派认为两融数据指标大部分是反向指标,融资净买入额过百亿,市场存在一定风险,有调整需求;乐观派则认为,融资净买入再次过百亿表明融资客看好后市,积极进场有望进一步推高指数,甚至带动场外资金进场。
从盘面上看, 3月21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百亿,但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3808亿为1月26日以来成交高点。4月5日融资买入额超过百亿,成交量温放大2767亿,低于3月21日的成交量千亿。乐观派认为,现在市场的走势更像3月17日,即融资净买入额增加、成交量温和放大。
有市场人士认为,去年11月4日至11月12日连续七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均过百亿,沪指则出现六连阳,但随后市场见顶,难以突破3700点。但是,现在的市况与去年大不相同,去年11月份上旬融资余额在万亿水平以上,另外,当时融资净买入额的增加是持续过百亿,目前融资净买入额过百亿并没有连续增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等重要指数突破了在5178点以来的下降趋势线,乐观派认为,从技术上标志着A股已走出熊市阴影,反弹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