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的设置所发挥的作用,周斌认为,最低工资标准,通常包含了以下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最低生活的费用,即对劳动者从事一般劳动时消耗体力和脑力给予补偿的生活资料的费用。
2、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
3、劳动者为满足一般社会劳动要求而不断提高劳动标准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支出的必要费用。这道“红线”的设置保证了劳动者的尊严。这是政府对社会、对所有人的承诺: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让劳动报酬与劳动价值相匹配,让劳动者无需再加班,有时间与家人一起追求生活的惬意。“
要保障广大劳动者应有的劳动报酬权和基本的生存权,其中的底线就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也即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拿最低工资的劳动者其本身也是议价能力较低的人群,在与企业的薪酬抗衡中,处于弱势地位,有了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的保障,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普照这些弱势劳动者。”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职工收入及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中,有四成职工认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是影响自己工资增长的最大因素。据统计,认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自己工资增长影响最大的,占总人数39.2%;其次才是“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占16.5%;第三是“自己岗位(职级)变动”,占14.1%。
进一步分析“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工资增长影响最大一组数据是:近五年工资增加次数越多的职工,认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作用最大的人数占比越高。此外,调查中,62.2%的职工认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略有作用”;16.3%的职工认为“作用很大”;认为“没有作用”的仅占13.6%;另有7.9%感觉“说不清”。
调查数据说明,上海每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有利于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平台,协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使上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程序规范,最大程度上反映了职工希望提高劳动报酬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