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央行降准后A股短期风险缓解 磨底时间拉长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6-2-29 21:21:00 点击数:73
分享到:

一、央行2016年首度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降准的多重意图及影响

中国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周小川在上周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降准是对此最为直接的诠释。央行上一次采用降准降息的手段是在2015年10月24日,此后一直采用常规公开市场工具以及以SLO、SLF、MLF为代表的创新工具释放流动性,此次降准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宽松,打消了市场部分疑虑。

后续货币政策依然有降准空间。此次降准后,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分别降至17.00%、15.00%,仍然处于历史相对高位。由于1月CPI在食品权重下降后同比仍达到1.8%,后续通胀水平可能持续回升。对此,央行使用降息手段的概率与频率均下降,降准则是更好的选择。

降准的直接意图在于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防范风险。此次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的降准,最为直接的目的在于维稳流动性,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春节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年后纷纷到期,自上周起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并间接影响了A股。降准相比公开市场滚动逆回购而言,可一次性释放接近7000亿元流动性,有助于稳定资金价格,防范风险。

降准将进一步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稳定经济,护航供给侧改革。1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及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创出天量。降准后银行将有更大的放贷能力,有利于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此时降准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贬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在G20会议前保持了基本稳定,近期小幅温和贬值。由于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达到2.2%,四季度GDP及核心PCE物价指数均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美元指数也再度恢复上行。与此相对,中国目前经济放缓的趋势并未改变,中国此时降准将会加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不过由于此次央行仅采用了降准,并未降息,对汇率的压力预计处在可控范围内。

降准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一线房地产市场的疯狂。近期以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疯狂上涨景象。随着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力度的加大,国内楼市气氛日渐火热。虽然这些政策基本排除了一线城市,但由于北上广深城市房地产市场对于资金、情绪的敏感性最高,也是本轮去库存过程中最为火爆的市场。2016年以来尤其疯狂,多次出现“豪宅日光盘”、“房东调价”等现象。一线城市楼市的疯狂也分流了部分股市资金。

三、对于A股的影响:短期风险缓解,磨底时间拉长

对于A股而言,此次降准在时间点上出现在A股爆发股灾以来发生的第4次急跌之后。2月的最后5个交易日市场暴跌,上证综指下跌10%,创业板指数跌幅高达17%。此时降准,政策层面维稳股市、防范风险的意图十分明显。

但是此前反弹的两个逻辑,数据的真空期、政策的想象期,在3月份均会被一一验证,同时降准将助长一线城市火热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分流股市资金。人民币汇率在经历G20会议及两会前的稳定后,也将再度面临贬值压力。预计降准不改变3月市场整体震荡下行格局。震荡磨底将是股市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根本上,A股仍处于2015年6月以来的下跌通道中,短期的反弹不改变下行趋势。2016年经济继续放缓,企业盈利仍然恶化。M2/GDP持续上升,货币政策放松对于稳增长的边际效应下降,但持续宽松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和通胀压力增大,警惕流动性风险。同时A股目前的估值并不低,传统周期性行业估值基本处于中枢位置,以TMT行业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仍高达50倍以上,这个估值水平仍需市场进一步消化,无法提供支撑。

结构性机会上,2月底的暴跌又为两会政策主题股票跌出了空间,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城市综合建设等相关政策主题。优选估值较低、机构配置比例较低的行业及个股。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