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成都准备生育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近办理生育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同时,网上办理便民新举措也全面推行,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和手机上搞定生育登记。如果需要《生育服务证》的,随时可凭身份证、结婚证到网约的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计生窗口打印。
“二孩生育网上预约,实现申请、核查、登记全程网络化。”成都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处长青健利用自己的电脑,向记者演示了如何通过网络申请二孩生育,“只要准备好材料,几分钟内就会完成申请。3-5个工作日内就会收到短信回复。”
虽然网上申请二孩生育登记工作才刚刚启动,但已有不少心急的市民“尝鲜”。来自成都市卫计委的数据统计,从2016年1月1日到11日,全市顺利通过新开通的网上便民服务和直接到就近的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登记的已达3500例,其中一孩有2100例,二孩1400例,“二孩生育申请年龄集中在30-39岁的育龄夫妻。”
成都二孩生育如何网上申请?
登录成都市卫计委官网,点击网上便民服务平台,进入网上预约多孩申请……几分钟后可以完成二孩生育网上预约。今年1月1日,成都正式进入“全面二孩”时代,替代“准生证”审批制度的是更加快捷方便的网络预约登记,短短11天时间,就有上千对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妻通过网上申请生育二孩。“全面二孩”以后,市民如何申请?今年会不会出现生育“井喷”,床位会不会更紧张?以前领的独生子女奖励会不会取消?……带着这些问题,成都商报对成都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点击网上便民服务平台
进入网上预约多孩申请
完成申请后,3-5个工作日内会收到短信回复
北京:生育二孩7个工作日后可领生育服务证
“二孩”全面放开,生育二孩以内的夫妇以后可以不必再接受“审批”,而只需要完成“生育登记”即可。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发布《关于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的通知》。按照通知,当事人填写生育登记信息采集表后就可办理生育登记,登记后,生育一孩的3个工作日就可领取《生育服务证》,而生育二孩的在7个工作日后就可领取。
通知中明确,夫妻一方或双方为本市户籍,可持夫妻双方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到本市一方户籍地社区村(居)或乡镇(街道)办理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在具体办理中,当事人可持相关证件到本市一方户籍地乡镇(街道)或社区村(居)如实填写《生育登记信息采集表》后办理生育登记,子女已出生的还需携带《出生医学证明》。
按照通知,领取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在生育登记3个工作日后到办理生育登记的社区村(居)或乡镇(街道)领取《生育服务证》。需要领取第二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可在生育登记7个工作日后到办理生育登记的社区村(居)或乡镇(街道)领取《生育服务证》。
进行生育登记的夫妻享受生育保险、围产期保健及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孕药具、计划生育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等。凭《生育服务证》办理生育保险的,在领取《生育服务证》后,需要到夫妻双方单位(无单位的到户籍地社区、村居委会)盖章。同时通知强调,办理生育登记的夫妻必须如实出具个人材料,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予以注销相关证明,已经生育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失信记录纳入社会征信系统。
为了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市卫计委在通知中表示,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社区或村居委会具体负责辖区生育登记,要主动做好信息采集,并接受群众委托全程代办《生育服务证》。同时,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适时推行户籍生育登记网上办理。
2016年二孩政策最新消息:
抢生二孩受罚吗?
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份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姜卫平介绍,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的落地出现了时间差 。
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地方政策的出台时间决定了新生儿的身份是否合法 。
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 。
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陕西、上海、四川、甘肃、重庆、广东、辽宁、湖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
生育二孩产假能休多久?
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这部分各地规定不尽相同。
比如广东省规定,晚育产假可增加15天,独生子女可增加产假35天,一孩正常分娩产假能达148天。在湖北武汉,晚育产假可增加30天,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增加产假15天,因此一孩正常产假为143天。
生育二孩能休多久?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加上二孩不属于独生子女,相应增加的产假也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