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讯,去年全国财政收支“大账”于近日出炉,据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75768亿元,收入与支出呈现出明显“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仅从金额来看,去年全国财政收支之间差出近2万亿元,从增速来看,去年财政收入同口径仅增长5.8%,这一增速也是自198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低增速。实际上,就过去近3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也仅有1988年、1991年、2014年和去年的财政收入增幅低于10%。
财政部方面分析认为,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据悉,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低于年初预期。比如,去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2%,而PPI连续46个月的下滑也使得增值税同比仅增长0.8%。
财政收入放缓一方面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主动减收的影响,特别是去年来一系列为企业减税降费的措施落地,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的财政减收。据国税总局数据显示,去年财政为支持“双创”共减免税3000亿元以上。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此分析称,3000亿元的减税规模约等于全国财政收入2个百分点,但减少了这2个百分点,却助推了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内生动力得以释放。
与财政收入增速不断收紧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去年全年财政支出的高增长。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中央和地方支出均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以上。
更为重要的则是高增长的支出并不是无序花钱,反而是有的放矢。去年,重点领域的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农林水等支出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节能环保领域的支出增幅更是高达26.2%。
放眼今年,财政收支压力依然存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此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就曾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再加上还要实施“营改增”等减税措施,收入形势将更严峻。但业内普遍认为,继续施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大方向在今年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