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独家观点 >> 正文
国务院两大举措稳工业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6-1-28 1:29:25 点击数:105
分享到:

继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措施后,昨日的会议进一步确定了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并且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本次会议特别侧重了金融化解过生产能的手段,明确提出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等措施。此外,会议还提到将持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比如取消地方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等。

工业利润下降

寒潮消散,全国工业生产依然深陷严寒。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2014年下滑2.3%,为多年来首次下降,其中12月利润同比下降4.7%。

梳理多项工业领域重要数据不难发现,伴随着实体经济形势复杂依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滑坡,去年全国工业生产始终低迷不前。其中,具有预测作用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7月起连续挣扎在50%的荣枯线以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更是刷新了46个月负增长的纪录,上游行业连续近四年面临通缩窘境。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明显下降加剧、效益下滑,采矿和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明显,均导致工业产业积重难返。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要破解工业疲软的难题,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当务之急。事实上,自去年11月起,顶层表态中就掀起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频频提及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在上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他就要求发挥市场倒逼作用,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金融加减杠杆

不可否认,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金融的作用必不可少。直面困境,本次会议确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鼓励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改造传统动能。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的会议特别提出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其实,在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处处长祝宝良看来,金融已被中央当做化解产能的一大有力手段祭出,包括银行差别化信贷等措施也都被相关部门多次提及。“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仍担心部分银行对于产能过剩项目、企业还在持续贷款,个别地方政府对这些领域持续进行补贴,没有充分贯彻中央的各项政策”,祝宝良表示。

“中国制造+互联网”

坚持压缩产能的同时,在本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肯定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的积极作用,再次强调必须引导企业适应和引领市场,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过去我们不少制造企业是‘小而全’,所有任务自己完成,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生产商联系的手段比较薄弱”,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利用互联网手段能够将研发和市场,包括生产分包都连为一体,企业可专注于研究自己的核心业务。”

细化到具体领域,本次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业新基础,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等11个配套行动计划,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等多项工作。

在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看来,要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数据是核心手段。陈及则认为,为避免利用基础生产手段的制造行业陷入低端生产的重复中,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是下一步应关注的重点。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