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为破解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包括拥堵费、特殊时期单双号限行等在研新举措受到极大关注。昨日,在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会上,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透露,今后,本市停车、限行、限购、拥堵费等政策都会立法先行。
谈及拥堵费,容军表示,首先是立法,“至于如何征收拥堵费,技术路径有很多种,目前正在一些区域、路面、路段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收费方式、稽查方式、缴费方式,还有执法问题等,乃至用什么样的物理设施、哪种设施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怎样操作起来最方便、对市民也最方便等。举例说,比如电子车牌在研究标准的问题;包括北斗卫星、高清摄像头等设备,都有可能被选择”。
今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市交通委此前就提出,将于近期出台缓解交通拥堵方案,从停车费和拥堵费入手,提高出行成本,调节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量。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此前就表示,2016年北京市将在小客车的调控政策、地区错峰上下班等方面出台新的政策,同时,将研究拥堵收费试点。
在回应网传“供暖季单双号”政策时,容军也解释,前一段由于严重雾霾天气,本市实施了临时的单双号政策,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我们不是为了限行而限行。”
在停车立法方面,昨日,周正宇明确表示,本市停车将立法,并最快于明年上半年出台有关停车管理的法律法规。此外,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路侧乱停车现象,周正宇说,目前,4万多个路侧停车位管理最为混乱,而这一问题的源头就在停车付费环节。为此,本市正在进行停车电子结算试点。未来,路侧停车将实现现场收费和管理分离,即实现电子交费,目前正在做试点。
对停车问题,李士祥表示,北京的地铁和公交仍然有非常大的优化线路、优化布局、改善服务的空间,而更加便利、快捷的公交系统才是减少北京小汽车出行的一大前提。“未来,让私家车主可以在公交枢纽附近更方便地停车,继而换乘公交出行,这都是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李士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