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本周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作出修改。该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配。
有分析认为,A股将很快向教育培训行业开放,一大批符合要求的教育机构可能会扎堆上市,而上市公司可能通过收购教育公司来实现战略转型,这将成为未数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大通证券投资顾问张韵磊就此相关话题做出了进一步分析。
经济之声:此次《教育法》修订明确了“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是自《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最大的法律突破,您预计这会对国内教育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张韵磊:的确,教育行业有望迎来一揽子法律上的变化,特别是从民营办学校的角度来说,它有望在法律方面赢取注册成经营性的资产,十三五规划也从国家战略上提出了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主要是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强调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学分制改革有望为开放教育和教育产品标准化发展提供一个机遇,同时也强调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合目前的资本市场,教育资产登陆A股市场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从A股市场来说,将很快向教育培训行业开放,相关一大批符合要求的教育机构或者群体化有可能进行陆续上市,大量的境外上市的中国教育概念股也有望回归A股。总体而言,教育板块会成为一个全新高热度的板块。另外,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收购教育公司实现战略性转型,这可能会成为未来数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
经济之声:面对着如火如荼教育产业的发展,也有一个观点相对悲观,教育一直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门槛低的行业,而且教育行业也一直是个盈利非常慢的行业。您对于未来的教育行业怎么看待?会不会出现大量资本进入但是很难盈利的情况?
张韵磊:确实是如此,因为我们原来的教育比较受垢病,我们称为中国式的教育,相对来说它是普遍式教育,即不是根据整个受教育群体的需求出发。目前来说,中国教育水平跟整个国民收入相结合,国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和数量也在逐步增大,对于教育的需求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地。原来的学校体制不够灵活,所以不能够满足这样一个需求。而现在,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的逐步放开,教育服务业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我们的国民收入过去5年呈现大幅增长,这样的收入增长有望反映在对教育需求的水平方面,反映到目前总体的教育盈利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立场上,应该值得期待。
经济之声:另外有分析认为,类似军工逻辑,高校资产原本是财政部委托教育部托管,而校办产业的所有权归财政部,未来可能存在把校办产业剥离及收归国有的可能,而高校及管理层也可能在资产剥离前加速推进高校资产证券化,从而强化所属利益,预判高校产业化进程将加快,您怎么看这种分析判断?
张韵磊:可能普通高校都是由国家以及省市政府的财政拔款建立,原来整个高校的所有权都是国有资产,理应纳入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但由于高校产权管理的意识非常淡薄,导致产权不太明晰,造成国有资产的失控甚至流失的局面。但是从整个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来看,整个教育是一种产业,也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整个教育产业化相对而言还是设定了一定的条件。教育本身受众群体比较广泛,纯粹产业化有可能造成收费高,甚至乱收费的局面,会加大受教育群体的负担。所以国家对于这一块还是比较谨慎,可能更多是会从原来的一些比较边缘化的局部性的教育方面进行产业化,比如原来的后勤部门等。
经济之声:来看几家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首先是布局在线教育的全通教育。公司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67.31%;实现归母净利润3299万元,同比增长5.59%。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7695万元,同比增长105.74%;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1.32%,全通教育目前一直处于增收但不增利的状态,而且近期因实际控制人陈炽昌将所持股份几乎全盘质押引起关注,也显示公司现金流的紧张,对于这家公司目前的投资价值如何来分析判断?
张韵磊:全通教育前三个季度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源于外延式购并多家渠道类的公司,以及公司自有平台进行全课网收入的大幅增长。三季度末其全课网共覆盖大概是8千多所学校,实现收入5000多万。它没有体现在利润方面主要还是由于两个月暑假的淡季,因此三季度的学校增加主要来源于开学以后的9月份。据我们测算,九月新增学校大概在70%左右。相信在4季度可能会有一个业务复苏的局面,对全通教育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经济之声:现在BAT所涉及到的一些行业、企业比较多,尤其一些小公司也在期待着BAT的并购,但是作为在线教育这个产业来说方兴未艾,有一些被BAT收购的企业,固然是好事,但是没有被收购的企业,对它们来说,做大做强是不是相对变的难了一些?
张韵磊:这是一个市场由之前的粗放式的抢夺到接逐步精细化的趋势。对于一些互联网大佬来说,可能他们综合性平台构筑比较完善,积累了一定的平台优势,如果它们要进入一系列的细分领域,比如在线教育领域等,势必进行一系列的收购兼并,打通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对于收购方而言肯定比较受益。对于后来者来说,它如果要跟整个BAT形成竞争关系无疑难度非常大,因为本身缺乏规模性的优势。不管怎样,对于整个在线教育的发展而言还是非常良性,毕竟增加竞争才有自我淘汰和自我修复,所以对整个行业无疑是有利的。
经济之声:洪涛股份(002325),2015年3月以来,洪涛股份先后收购跨考教育、金士杰教育、上海学尔森及筑龙网股份,显示其打造“职教第一股”强大执行能力与雄心。目前洪涛股份是职业教育第一股,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您的看法是什么?
张韵磊:公司在这块布局还是有一定的眼光,它最主要还是看到了之前的主营业务,特别是家装行业,由于受到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景气度不断的下滑,影响到其主营,在这时能够及时转型,虽然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只要及早布局,甚至规模扩张,对于后市来说,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能够享受到这块的利益。预测到2017年,我国在线教育这块用户有可能突破1.2亿,应该能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总体来说,公司在教育板块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