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全球投资者和经济学家对2016年经济不太乐观,部分原因是担忧中国的表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明年将略好于今年,但已将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3.6%调降至3.3%。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世企研)更加悲观,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8%。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2月22日报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有关机构作出以上修正的一个因素。世企研在2016年世界经济预测报告中将中国称为“主要未知因素之一”。数十年依赖出口和投资的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不到7%。2015年,中国股市剧烈波动,人民币贬值,进出口下降,市场对不良贷款的担忧情绪上升。《洛杉矶时报》采访了里昂证券公司中国内地/香港策略部主管郑名凯,请他谈一谈对2016年中国经济的看法。以下是七个关键要点:
1、2016年市场仍将波动
报道称,5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试图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到8%之间。刺激计划曾一度奏效。但在出现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问题后,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郑名凯说:“这就是所谓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将从高增长率走向增长率放缓或更具可持续性。经济走上稳定增长之路将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遗憾的是,对市场而言这不是好事。2016年,市场仍将动荡。”
郑名凯说,投资者表示愿意再次购买股票,但大多数人认为2016年市场将持平或下挫。2016年房地产销售可能下降10%;在里昂证券调查的消费者中,有68%的人无意在2016年买房。但就业市场似乎富有弹性。
他说:“明年上半年经济会相对疲弱。我们认为最早要到2017年经济才会企稳,但所需时间可能会更长。”
2、人民币可能走弱
郑名凯说,人民币是否会贬值是全球投资者“最热门的话题”。中国针对人民币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除了使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将于明年10月生效)外,开放资本账户和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将是2016年至2020年的明确目标。
里昂证券在一份相关报告中说,人民币不大可能大幅贬值,因为大幅贬值将是中国的计划遭遇的一大挫折。
然而,汇率问题观察家应该关注欧元。欧洲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北京希望中国出口商品保持吸引力。郑名凯表示,“欧元明年可能会贬值6%,而人民币很可能相应贬值”,以保持竞争力。
3、消费者保持信心
中国消费者没有前几年那样乐观,但也并不悲观。里昂证券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2016年的商业环境将有所改善。
郑名凯说:“尽管经济放缓,但中国消费者仍有增加消费的愿望。他们会增加基本生活用品支出,还会进行品牌升级。旅行是一大消费热点,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有旅行计划。”
里昂证券称,韩国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目的地,日本和新加坡紧随其后。欧洲和泰国也很受欢迎。
汽车、家电、教育和人寿保险也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热点。
4、互联网成为亮点
投资者在寻找增长点时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特别是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均在美国上市)以及腾讯。
郑名凯说:“互联网一直是我最看好的行业之一。发展互联网现在已成为一项国策。”
里昂证券指出,在中国新提出“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战略首次以互联网为中心。政府承诺将在三年内斥资近1800亿美元升级宽带和4G网络。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有望达到约3.5万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64%。
5、澳门经济可能开始反弹
近一年半来,赌城澳门深陷低迷之中。这主要是全国性的反腐败运动所致。2016年,这场运动看来仍将持续,而且未来几年可能阻碍澳门的整体经济增长。
但政府对博彩业的立场正在软化,2016年上半年博彩业收入可能恢复同比正增长。
6、二孩政策影响有限
中国今年10月宣布终止独生子女政策。此举可能提振消费支出并最终帮助解决中国劳动力减少的问题。
但里昂证券认为,政府对这一变化会导致未来5年每年新增340万婴儿“过于自信”。里昂证券表示,这一政策变化“力度太小,也太迟了”。
7、“一带一路”取得进展
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而言,2016年将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准备向“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的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这三大机构2016年将全面投入运营。
郑名凯认为,“‘一带一路’是一项英明的战略”,因为该战略可能带来经济效益和战略优势,将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拉向它自己的轨道。
郑名凯表示,在2016年进行一些前期投资后,2017年及以后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若干原因所致,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欧亚国家人口稀少,且自身面临经济问题。
截图
美媒:关于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五个预言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3日报道,政府削减利率,允许人们购买多套住房,授权开发商利用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筹资。这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强劲销售——但这种势头会延续下去吗?
1、住房销售增长可能放慢
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称,随着支持性的货币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停止,2016年全国范围的住房销售增长率可能放慢至更为温和的0到5%。今年住房销售额的增长很可能超过10%。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头10个月的住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
2、决策者将推出进一步的支持性措施
在销售改善但房地产投资仍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北京仍将不得不向市场提供政策支持。经济学家预计,政府将推出的政策包括,继续降息、首付款比例下降、对购房者减免税收、土地改革以及户口政策的放开等。
3、房价前景不稳
销售量和房价的回升主要受到中国最大的几个城市的推动,而稳定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在2016年上半年提供一定支持。但楼市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称,在某些房价上涨的城市中,明年下半年存在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的风险。
4、北京将加强去库存努力
中国领导人11月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政府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国内住房供应过剩问题的期待。开发商希望仅在数目有限的供需状况良好的城市建造房屋。其他措施可能包括进一步激励农民向城市流动。
5、新开工住宅面积或连续第三年下降
据龙洲经讯分析师咬丽蔷称,在库存回归正常化之前,市场将不得不对积压的未售出住房再进行一年的消化。在2015年的前11个月,新开工楼盘面积下降了15.3%,而2014年全年的新开工楼盘面积下降了14.4%。
截图
机构:集体预测2016年增速“破7”
6.6%、6.7%甚至6.8%……其实这个经济增速具体是多少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现实:截至12月24日,还没有一个研究机构对2016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做出高于7%的预测。
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2016年《经济蓝皮书》。其中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6.6%~6.8%。
稍早前陆续披露的大型外资投行研究机构的预测甚至比这个数字更低,普遍集中在6.3%~6.5%的区间内。
“我们预测2016年中国的增速在6.5%,很大程度上这个预测是出于对政府经济改革的信心判断。”经济学人智库亚洲区经济学家任韬(Tom Rafferty)表示。
截图
机构:预计明年融资额会达到2600亿元
截至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50家,其中,已过会73家,未过会67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53家,中止审查企业24家。A股2015年共完成220宗IPO,集资1588亿元。
由于注册制改革将在《证券法》修订完成前先行落地,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新股扩容时代或将到来。据德勤统计,A股巿场2015年共完成220宗IPO,集资1588亿元。预期A股新股巿场在2016年会更趋平稳,而监管机构很大可能会适度为新股发行活动提速,这意味着大约有380至420只新股发行,融资额达到2300亿至2600亿元人民币。
不过,多数机构都认为资金的承接力量同样巨大。海通证券认为,2016年仍是钱多的年代,其中,银行资金配置性需求预计为2万亿元,保险、社保、养老金配置性需求预计为6300亿元,居民储蓄搬家的潜在资金为2.7万亿元,海外资金流入,潜在资金1700亿元。这些庞大的增量资金将成为IPO和再融资的重要“托底”力量。
截图
中国明年或降息2至3次宽松周期未完
招商银行同业金融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2016年中国仍有2~3次降息,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有可能降至0.75%~1.0%,存款准备金率有4~5次普调机会,并辅以定向降准,调降空间在350个BP以上。(广州日报)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长还会继续减速。2015年四季度后,市场对于中国是否需要继续降息的争论升温,这种争论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基准利率对融资成本的影响趋于弱化,“降息无用论”抬头;二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暗示,基准利率调整应更多关注CPI而非PPI,以目前CPI水平而言,降息空间已经不大。
转眼,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跌宕起伏的2015年即将成为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展望2016年,海外市场的风险外溢可能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多名专家学者指出,预计2016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周期,降准、降息仍将继续,资金面有望保持宽松。受此影响,国内债市则有望走出震荡的慢牛行情。国际金融市场方面,美元单枪匹马杀入加息周期,兑非美货币依然存在升值空间,受利差缩小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有贬值压力;而美元加息将抑制黄金市场的向上反弹空间,导致熊市格局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