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此前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现实物理空间中国家之间相处指明了方向,四大原则则为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行为体相处之道列出了标准,同时不仅仅停留在“和平”层面,更注重共同“发展”,不仅维护各国的独立自主,更要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报记者 周慧 王峰 夏旭田 刘东 北京、乌镇报道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着重强调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同时提出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即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国内多位专家解读称,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中国的战略平台和中国领导人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向世界发声的平台。中国国家领导人清晰地向世界阐述中国对网络空间治理与网络安全的整体战略思考,将对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结构的良性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空间的国家相处之道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这些观点反映了中央领导集体十八大以来在网络治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此次所提出的主张都非常具体且有针对性。
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逸认为,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首次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向全世界表达和传递中国如何治理互联网的思路。
尊重网络主权被放在这四项原则的首位,习近平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络空间研究所所长刘权表示,网络主权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而网络霸权则是一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力量对其他国家网络主权的肆意侵犯。
沈逸表示,尊重网络主权置于第一位,符合中国一贯主张的反对霸权,不干涉内政,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等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键诉求。
习近平认为应维护和平安全,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同时,他还强调了促进开放合作以及构建良好秩序。
习近平再次强调了依法治网。他表示,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比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网、确保安全等,对国内的互联网空间治理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周汉华说,“此次对于依法治网的阐述,必将对互联网立法的推进带来新的动力。”
周汉华表示,习近平在发言中,对“发展和秩序,发展和安全”这两个问题上,着墨最多,在讲成绩的时候,充分表明了中国推动网络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和网络文化繁荣的决心和立场,同时也明确点出了侵犯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网络犯罪,还有国际关系中网络监听恐怖主义等问题。
周汉华分析,习近平辩证地讲到了发展和秩序,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也是网络空间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刘权认为,这四大原则、五项主张是在国际社会网络战威胁增加、各国网络战略互疑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对于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意义尤其重大。
刘权表示,此前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现实物理空间中国家之间相处指明了方向,四大原则则为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行为体相处之道列出了标准,同时不仅仅停留在“和平”层面,更注重共同“发展”,不仅维护各国的独立自主,更要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还在大会上表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表示,这一段时间以来,非常愿意使用“命运共同体”这个词,并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
在刘权看来,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在网络空间治理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等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因此,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的前途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把握,这需要各国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积累了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运营能力,尤其是具有相当自主知识产权的TD网络拥有独特的优势,以中兴、华为等为代表的基础电信设施供应商已经在全球,尤其是欧洲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国际市场高度的认可。
刘权认为,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放在首要位置,在尊重相关国家网络主权的基础上,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技术标准对接,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我国会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相关技术支持,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
在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方面,习近平表示,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为各国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其中,关于外资进入中国,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此前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变,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损害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欢迎各国互联网企业在华发展、投资兴业。
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胡钢认为,通过目前杭州、天津等地的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对于满足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是很有好处的。但同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意味着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有更严格的制度安排。目前,联合国专家组正在研究起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约中,有专门部分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习近平提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刘权表示,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是为了网络空间能够更好地发展。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安全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发展与安全是“一体两翼、一车两轮”。加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倡导尊重国家网络主权,制定全球互联网行为规则,能够起到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减少网络空间军备竞赛、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的作用,进而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网络安全的维护,能够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的有效开展。
中国网络战略新平台
值得注意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成为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向世界发声的固定平台,沈逸称,这是中国的一个战略平台。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国内外影响很广泛,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过去,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网络安全,信息化的发展,不是特别了解。但从去年开始中国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走入了一个网络治理对外交流常规化的新阶段。
尹丽波还表示,过去的互联网对话,以国外提出需求,我们应对为主;现在我们更加主动发起网络安全的共同治理,比如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等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中国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对话交流,达成了多项网络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中国刚与美国达成了《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
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委员会成员。马云还在巴西举行的首次全体理事会上,当选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尹丽波称,这些活动和事件,标志着中国正在实际参与到国际互联网的治理当中去,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正在逐步加强。这背后的原因,是我国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相关机构设置的不断完善,在保证着我国对外交流常规化、和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共同治理原则的落实。
刘权表示,当前,我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互联网关键资源、技术和产业受制于人、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缺乏主导权、国际行为规则推广难度日益加大,未来应该利用美国移交ICANN管理权等有利时机,推动加快改革当前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步伐,同时也要加快研究提出一套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维护我国网络空间利益的治理体系,争取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