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在此前人社部官员多次明确否认我国迎来裁员潮后,近日,有专家指出,登记失业率存在失真现象,“第二次下岗潮”即将来临。对此,昨日,人社部刊登了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国际劳动保障所所长莫荣的专访予以回应。
专访中,郑东亮明确表示,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所代表的趋势是一致的,两者代表的劳动市场并未失真,虽然两个数据的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有所不同,但能够代表全国失业人群的整体情况。而从数据来看,郑东亮和莫荣都认为,失业风险整体可控,全国未形成“第二次下岗潮”。
事实上,各地常常有统计机构公开表示登记失业率与现实情况不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甚至表示,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统计部门公布的登记失业率数据指标根本没有敏感性,受到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我国即将迎来第二轮“下岗潮”。
对于业界质疑,莫荣表示,一些研究机构用其他方法得出的失业率数据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局部数据并不具有全国代表性。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仍是目前判断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莫荣进一步表示,1989年百万民工下广东,形成第一次“民工潮”;随后的上世纪90年代,数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形成“下岗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农民工返乡潮”,人数超过1200万人,“需要达到类似的人群规模,才能界定为‘潮’,而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数据,这一情况并未出现”。
虽然两位专家都表示并未出现“第二次下岗潮”,但他们也都认为,目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在上升、劳动关系领域的案件在增加、区域性的不稳定风险也在集聚,不能忽视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失业风险,尤其是一些“僵尸企业”的破产倒闭、隐性失业等,都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此,他们建议,实行含金量高的新一轮就业政策、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等,都能对就业产生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