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讯(记者陈凌馨) 8月4日,在海信举办的线上媒体沟通会上,副总裁林澜坦言,虽然海信不乏海外收购的机会和经验,但做好两个品牌的确是一个考验,这也是海信曾经放弃很多次海外并购机会的原因。7月31日,海信集团与日本夏普同时宣布:海信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并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林澜在沟通会上表示,在美洲市场接手夏普品牌后,海信、夏普两个品牌分别独立操作。海信会将ULED显示技术以及互联网交互技术移植到夏普品牌的产品上。
林澜表示,海信近期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彩电主流品牌且稳居前三甲。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产能、市场等多种渠道同步进行,当然也包括并购捷径。北美、欧洲、澳洲这三个发达市场是海信国际化战略的突破口。在美国,海信品牌电视已全部进入沃尔玛、百思买以及考思特等不同类型的巨头渠道,发展势头良好。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不仅有利于解决美洲产能瓶颈,同时,通过夏普品牌授权,海信能更多地获取渠道资源,从而实现海信在美洲市场快速成长,增强海信在渠道以及规模上的议价能力。
谈及收购后海信和夏普品牌的定位问题,林澜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在电视品牌的存量认知上,我们要承认夏普大于海信。因此,夏普定位于高端品牌,海信定位于中高端品牌。”林澜预计未来海信美洲业务将增加20亿美元的收入。他同时透露,北京时间8月27日,海信将在美国纽约举行发布会,届时会发布在美国市场的新一轮战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