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7月20日,《财经》报道,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请问是否属实?
答:《财经》关于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不实。我会认为,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
【之前财经报道】
证监会正在研究救市资金的退出方案
媒体报道,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考虑救市资金退出方案问题。
由于此次救市,证金公司运用大批资金入市维稳,巨量资金如何退出,成为市场恢复常态模式的关键。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使此前救市的努力付之东流。
证券业界的建议是,参照全国社保基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资金的办法,将买入的股票按照招标方式委托给专业机构,允许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慢慢卖出,甚至可以没有盈利的要求,只需要把资金回收就可以。
有关这部分资金的退出仍需多方协商,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可供选择的方案。
券商的出资退出有三种可选方案,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按出资比例分给各家券商,主要考虑是救市期间,包括大股东、证券、保险、公募等机构的股票都被锁定,市场可供交易筹码不足,一旦资金回流市场,容易再次出现暴涨行情。
第二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留在证金公司,留作以后融券业务的券池,证金公司返还各家券商的出资,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锁定了这部分股票,不会引起市场对卖盘的担心,而且证券公司不用承担救市的损益。
第三种方案更折中一些,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换成ETF基金,按比例分配给券商,这样便于切割,不会引起不同股票后市走势分化带来的权益分配不均。这部分出资属于证券行业自救,资金规模不大,决策流程短,预计很快会有结果。(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