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受伤使然。被突如其来的股灾所拙伤的信心显然并不是一两次的反弹就能轻易修复得起来的。对于救市来说,需要的是时间换空间。对于信心修复来说,更需要时间换空间。
止跌反弹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不少投资者都做好了见风使舵的准备,随时就准备拔脚开溜呢?答案只有一个:信心受伤使然。被突如其来的股灾所拙伤的信心显然并不是一两次的反弹就能轻易修复得起来的。对于救市来说,需要的是时间换空间。对于信心修复来说,更需要时间换空间。
尽管股指的暴跌在有些人说来并没伤及牛市的根基,有的甚至在股指三去其一的时候还在说牛市还在,但是,这些话说得毕竟太玄虚了,恐怕很难让人信服。须知对于这一次的牛市来说,真正的根基无非就是投资者信心。如果不是投资者对改革发展抱有很大的希望,很难想象在这经济下行的趋势尚未企稳的情况下,会以这么大的热情投身股市。人们所相信的,无非就是股市里的钱最终会进入实体经济,给投资者带来分享改革红利的机会。如果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投资热情会被当做投机来打击和被当做泡沫来挤压,相信绝决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这么义无反顾地进入股市。
到目前为止,或还没有多少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究竟是哪个金融大鳄策划或操纵了这一次的空头行动。但至少有一个原因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监管机构对杠杆化的始乱终弃给空头大鳄制造和提供了可趁之机。从一开始对杠杆化掉以轻心,对其为牛市所提供的资金杠杆乐观其成,等到发现其杠杆率有扩大化趋势的时候,又急于求成地采取高压化的打击措施,却没有料到在杠杆化已经不再只是星星之火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监管是压不住已经燃烧起来的燎原之势的。乱了章法的行政干预纵然不惜赤膊上阵,也预估不到这一厢融资盘所被迫面临的强平风险对于另一厢股指期货的做空行动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等到迅雷不及掩耳的做空之势形成排山倒海的打击力度的时候,再允许两融强平盘展期,为时已然晚矣。
从贸然毁市到急于救市,可谓180度的大转变。可惜的是,这次的救市,从一开始的挤牙膏到后来的乱披风,不仅延误了宝贵的救市时机,而且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不当损失。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散户,一开始出于对救市政策的过高期望,过早地入市抄底,在又被打了几个跌停的极度恐慌之下就再次割肉出逃,却没料到股指在看似绝望之时反而来了个神奇的大反弹。不过,这次的反弹如果难以持久,很难说能给修复投资者受伤的信心带来多大的帮助,而且,就当前整个股市所面临的整体状态来说,恐怕也很难说会如此轻而易举地逆转已经陷于十分被动的困境。
首先不能不看到的是,这一次的大反弹是在逾千家上市公司停牌的条件下实现的,这对于停牌公司的股票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待修复的落差。什么时候复牌,以什么理由复牌,也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其次,这次反弹也是在融资盘该强平未强平和股指期货做空机制可做空而不让做空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果让融资盘该强平的就强平和股指期货可做空的就做空,则大盘还能不能继续维持反弹之势,也就不能不依然还是一个问题。此外,救市资金此前为了硬拉上证综指,硬拉了一些前期涨幅不大甚至没有什么涨幅的蓝筹指标股。这虽然给原来被套在这些僵尸股上的套牢盘充当了一回解放军,而对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的帮助则并不明显。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撇开堆积在这些股票中的获利盘解套盘抛售套现给维稳所带来的冲击力不谈,救市资金是不是还能继续靠这种传统的救市方式维持和巩固救市成果也不能不是一个新的问题。
其实,拿这一次的救市跟此前的历次救市相比,越来越接轨全球化和杠杆化条件下的救市难度显然不是此前的任何一次救市所可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令人不能不为之而担忧的是,如果我们的救市依然还是像现在这样,在既没有找到证据确凿的假想敌,又没有找到确切的可靠而有效的救市方法的条件下,只能用所谓乱披风的手法胡乱地应对一下,则短期内虽然也有可能暂时应付得过去,但在加大了救市的成本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不得不被迫面对救市难度的增加。更何况,即使现在这样有可能被蒙对也有可能蒙不对的情况,也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为就时间换空间的效果来说,归根结底总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你会时间换空间,我也会时间换空间。最终决定胜负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而投资者信心的时间换空间,需要的是政策的更明确更透明,而不是蒙瞎子。否则,什么都是谈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