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牛”当道,国企改革概念股昨日反弹中再次领涨,涨幅高达7.87%,位列板块第一。
昨日反弹之后,上证综指收盘报于4690.15点,上涨2.48%;深证成指收于16312.31点,小幅反弹1.66%。两市共有148只个股封住涨停板,数量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个股全面回暖。其中涨停板个股主要分布在电力、国企改革、油气改革和房地产等主题板块中。国企改革涉及范围广,航天、水利、钢铁、能源等“中字头”企业与所在行业均可从中获益。
“中字头”股票绝大部分集中在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国有企业和中央国家机关的上市公司中,少部分控制权在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的公司中。总量看,这一群体数量不少。在近3000家A股公司中,国企概念股有1500家之多,其中有262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40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央国企、37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央国家机关。此外,地方国资委控制1052家、地方政府控制94家、地方国企控制24家,而中间实实在在的“中字头”股票多达近300家,市值在A股中的占比较大。
随着政策密集发布,国企改革步伐加快。5月18日,中央明确国企改革加速信号后;6月5日,深改组确定国企改革方向;6月中,上海确认地方国企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最近,有关人士透露,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中关于央企分类、国资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四个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政策密集发布之时,正是市场震荡加剧、多空分歧加大的时期,部分强势的国企改革股逐步从震荡中涌现出来,有些个股从市场调整之时开始连续涨停。
从今年国企改革股的整体涨幅看,由地方国资委控股的105只个股平均涨幅117.13%,位列第一;其次是“中字头”最多的国务院国资委控股公司,平均涨幅101.15%;第三是地方政府控股的94家公司,平均涨幅91.93%。从绝对股价分析,国企改革股整体价位并不高。
新华基金投资总监崔建波认为,目前牛市格局处于中场休息阶段,低估值白马股仍然是股市稳定的基础,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股、各行业国企改革龙头等个股仍然持续看好。
银河证券秦晓斌认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1979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开始,我国国企改革已经历三个阶段,成效显著,但问题颇多,实施新一轮的改革势在必行。本轮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注重行业整合尤其是央企重组。由于国企改革将通过内生和外生两种方式提升企业价值,机会值得重点挖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牛市下半场聚焦国企改革 机构两布局主线曝光
6月以来,很多机构调整组合结构,兑现过去5个月涨幅可观的成长股,腾出20%至40%的资金配置在国企改革标的。
国企改革主题全面爆发引领市场。
6月24日,沪深两市继续反弹,上证指数涨113点报收4690点,深成指小幅反弹1.66%。两市共有148只个股封死涨停,主要分布在电力改革、国企改革和油气改革等领域。
其中,央企概念股如中粮系(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中国医药(600056.SH)、国药股份(600511.SH)等12只个股涨停。电力板块的华电国际(600027.SH)、华能国际(600011.SH)等5只个股亦在新电改和国企改革的双重驱动下直奔涨停。
事实上,国企改革是机构下半年最看好的机会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6月以来,很多机构调整组合结构,兑现过去5个月涨幅可观的成长股,腾出20%至40%的资金配置在国企改革标的。
数据显示,两市共有中央国有企业332家,地方国有企业642家,总计达到974家。面对分布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近千家国有企业,公募基金经理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来挖掘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追热点
“国资委旗下有112家央企,市场猜测未来有可能进一步缩减至40家左右,有了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先例,市场预期仍旧强烈。”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张延闽称,他更关注央企整合的投资机会。
“布局央企改革的策略是将112家央企集团的市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重点关注市值低于100亿的上市公司。”张延闽介绍。
此外,中东部沿海省份的地方国企改革标的亦成为机构关注重点。其中,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四个区域是6月初资金扎堆流入的区域。
“第一批启动国企改革的企业一定是分布在经济发达区域,如广东、江浙、上海和北京,它们的改革方案已经准备好,就等着顶层纲领文件公布后即启动改革。” 张延闽透露,融通转型三动力重点配置了北京、山东等区域国企改革标的。
确定布局的区域后,基金经理会根据国资的持股比例、市值规模、所处行业和集团资产等多个指标来筛选标的。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值得关注,一是国资持股比例很低,只有10%-20%,可能推进管理层持股;二是国资持股比例达到80%,可能会释放股权,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改。” 张延闽表示,管理层的动作尤为值得关注。若管理层有明显变化,很可能是为国企改革铺路。
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招扬则更看好地方国企改革的机会,他重点关注上海、广东、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份。
在选择标的时,招扬围绕几个方向来挑选:一是大集团、小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二是关注定增领域即大集团、多平台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三是关注功能性领域即金控平台的转型;四是关注国企股权激励。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超过一半的基金经理采取自上而下配置的思路挖掘国企改革的机会,结合事件驱动因素、行业特点、市值规模等重点布局两三个区域的国企改革标的。
“这就是主题投资的做法,我们根据各个区域的进展进行波段操作。”一位管理国企改革主题的基金经理坦言,近期资金关注的热点是广东、上海和江浙一带,但若其他区域的国企有新动作,他们会将资金腾挪到新区域。
记者注意到,采取主题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风格偏向成长股,行业研究背景普遍为TMT等新兴产业。
龙虎榜的数据印证了机构资金参与国企改革标的时的选股偏好,如总市值低于100亿、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低等。
过去一个月,机构净买入的国企改革股,如瑞泰科技(002066.SZ)、贵糖股份(000833.SZ)、中通客车(000957.SZ)等标的总市值低于100亿元。此外,中航三鑫(002163.SZ)、省广股份(002400.SZ)和大唐电信(600198.SH)等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20%。
基本面选股
与主题投资自上而下配置、紧跟主题热点进行波段操作的策略不同,有一批传统行业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倾向于从基本面的角度来把握国企改革的机会。
“主题投资模式对基金经理的盘面感觉、交易水平和信息渠道的要求比较高。每一个区域主题启动时即进去,热点转移到其他区域时再做切换,难度比较高。”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期批量发行的国企改革主题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型的指数类或分级型基金,另外一类是主动管理的混合型基金,基本采取双基金经理负责制。一位是有投资经验、偏爱蓝筹股的基金经理,还有一位是研究总监。
“双基金经理制主要是考虑到国企改革标的散乱,选股难度很高。”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安排研究总监作为基金经理之一,目的是发挥内部所有研究团队的力量来选股。
记者发现,招商国企改革、华安国企改革等主题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均有8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基金经理的研究背景以传统行业为主。例如,招商国企改革混合拟任基金经理郭锐,过去研究钢铁、有色金属、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这些是国企集中的行业所在。
“我们的策略是选一批研究员长期跟踪的国有企业,对企业的发展脉络、低效的原因以及改革后爆发的潜力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招商国企改革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郭锐介绍,从基本面的角度参与国企改革,盈利确定性比较高。
犹如基金经理挑选成长股的思路,郭锐在选择国企改革标的时第一步需要确定区域和行业。其中,他重点关注的区域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份为主。
“热门区域如广东、上海、山东等地的国企改革标的股价有一波30%至50%的涨幅,提前反应了国企改革的预期。”郭锐表示,当前位置介入热门区域的国企改革标的,获取超额收益的概率不高。
除此以外,市场中有一波短线资金扎堆热门地区的国企改革标的。一旦改革的进展较慢或者是改革力度低于预期,标的公司股价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基于此,郭锐将目光锁定在市场关注度较低、预期不高的中西部区域。
初步锁定关注区域后,郭锐筛选国企改革标的第二步是选择行业。他的思路是选择上市公司现金流比较充沛、主业发展空间不大,可能通过现金收购或者是引入民营资本进行转型的行业。
“电力、铁路、高速公路等行业均属于基本面稳定、现金流很好;但主业遇到瓶颈的行业;消费品、医药、汽车行业的国企效率比较低,改革后能提升盈利水平。”郭锐判断,从这两个思路出发选择的标的,盈利确定性比较高。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也是采取基本面选股的思路参与国企改革,他重点挑选的行业偏向消费端,包括商业、旅游、外贸、食品饮料、汽车等。
“我选择国企改革标的时,比较喜欢大集团、小公司的模式。集团有比较好的资产、辅以股权激励或者是给管理层激励机制,这类国有企业才有往上做的动力。”前述上海基金经理称,循着这条思路,一汽和二汽集团拥有优质的资产,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将受到资金追捧。
从基本面选择国企改革个股时,军工行业是基金经理较为关注但是分歧也较大的行业。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提高经营效率,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国企改革最大机会在军工。”一位80后基金经理说,军工集团的优质资产在科研所,存在资产注入的预期,二是北斗导航等转为民用后,上市公司盈利大幅提升。
这位80后基金经理按两条思路选择军工股:一是重点关注军备实力最强的空军和海军;二是在空军和海军领域,精选涉及信息化、高科技领域的标的。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不太看好军工板块在国企改革主题中的机会。
“军工的机会大部分来自于事件驱动和资产注入的进展。就估值而言很难找到相对安全的介入价位。”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认为,军工板块更多是事件性和交易性的机会。(卢远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央企改革王者归来 国投等三大系集体爆发(附股)
编者按:近日,央企改革概念股王者归来,国投系、中粮系、国药系个股纷纷大涨,再掀涨停潮。昨日,国投新集、中成股份、中粮屯河、中粮生化、中粮地产、国药股份等个股强势涨停,其余个股也纷纷大涨。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企改革政策的密集出台,国企改革主题将迎来催化剂,有望成为引领牛市下半场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本文特对国投系、中粮系、国药系进行梳理分析,并挖掘相关龙头个股的投资价值,以飨读者。
国投系 中成股份等3只个股涨停
国资委于2014年7月份公布了6家中央企业作为改革试点企业,其中包括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当前,央企改革正在提速,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改革试点方案呼之欲出。昨日,国投电力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5年6月24日起停牌。由此,市场人士预期国投系的央企改革步伐正渐行渐近。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拥有中成股份、*ST中鲁、国投电力、国投新集、中纺投资等5家A股上市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昨日在国投电力的利好消息刺激下,上市交易的国投系的3只个股全部涨停,分别为:中成股份、国投新集、*ST中鲁。
国投新集主营业务为煤炭采掘、洗选和销售,公司(含刘庄公司)目前拥有新集一矿、新集二矿、新集三矿、刘庄矿四座生产矿井,2007年合计核定生产能力为1055万吨;公司紧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公司矿区总面积约1092平方公里,含煤面积684平方公里,划分为11个井田和4个后备区,资源储量101.6亿吨,生产建设总规模3590万吨/年。2014年1月份至12月份公司累计销售商品煤1634.65万吨,其中,公司累计销售地销煤509.03万吨,累计销售铁运煤1125.62万吨。原煤产量1952.63万吨,商品煤产量1660.55万吨。
中粮系 中粮生化吸金达1.57亿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也是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上至农业生产,下至产品配送,主营业务涉及农产品、食品及地产酒店等多领域。目前旗下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中粮置地5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ST酒鬼等4家A股上市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昨日交易的中粮系的3只个股全部涨停,包括: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昨日中粮系大单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只有中粮生化,大单资金净流入达1.57亿元。
对于中粮屯河,华创证券认为,公司是惟一与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三大主题相关的标的:1.公司大股东中粮集团是国企改革首批试点之一,公司有望通过国企改革引进产业与社会资本,将全糖产业链、番茄一体化生产模式做大做强;2.“一带一路”可以有效转移国内水泥过剩产能,特别是对位于新疆的屯河水泥的业绩拉动效应将非常明显;3.曹妃甸精炼糖项目坐拥深水不冻港,是公司实现国内外全产业链经营的关键布局。预计2015年至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2元、0.59元、0.71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东莞证券认为,中粮地产为中粮集团旗下地产开发平台,集团为国家首批试点央企改革的标的,未来公司加速改革提升效率与活力预期强烈,值得关注。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元和0.46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9倍和27倍,上调公司投资评级至“推荐”。
国药系 国药股份估值有望提升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共拥有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国药一致等为集团控股的4家A股上市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昨日国药系的4只个股,只有国药股份涨停,天坛生物、现代制药、国药一致分别上涨4.61%、6.21%、8.38%。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现代制药和国药一致呈大单资金净流入的状态,大单资金净流入分别为875.14万元和151.53万元。
海通证券表示,在不考虑公司国企改革推进、解决同业竞争、外延并购等因素的前提下,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6元、1.55元、1.86元。2015年动态市盈率为31.26倍,据预测,医药板块2015年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40.32倍,国药股份存在估值的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6月份至12月份的市场表现,建议作为中线品种积极配置。(证券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央企改革有三大投资机会(名单)
昨日(6月24日),央企改革概念股再度爆发,成为A股反弹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截至收盘,包括中粮地产(000031)、中粮生化(000930)、中粮屯河(600737)、中国医药(600056)、国药股份(600511)等多只概念股涨停,带动沪指全日大涨113.66点,报收于4690.15点。近两日,央企改革板块累计涨幅达10.25%,雄踞各板块之首,引领沪指连续出现V型反弹。
北京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沪指连续两日放量反弹,或意味着前期因配资爆仓导致的踩踏行情结束。近期央企改革独领风骚,或许预示经历前期大幅调整后,行情水分岭显现。
机构抢筹泸州老窖
昨日央企改革概念再次成为市场的主角,其中最直接的催化剂是“国投系”的国投电力因策划重大事项停牌。在这一消息影响下,央企改革概念股全线上涨,截至收盘,涨停个股多达10余只,首先是电力板块,吉电股份(000875)、华电国际(600027)、华能国际(600011)和华电能源(600726)涨停;“中粮系”的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国投系”的*ST中鲁(600962)、国投新集(601918)和中成股份(000151)也联袂涨停。
在上述央企改革概念股的带动下,昨日沪指盘中“浅V”震荡,收盘涨113.66点,涨幅2.48%,报收于4690.15点,连续第二日反弹。不过,前期强势的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却反弹乏力,其中,创业板指跌0.31%,报收于3383.4点,个股方面,前期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龙头股整体表现低迷,其中上海钢联(300226)、京天利(300399)跌停,银之杰(300085)大跌7.5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机构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泸州老窖(000568),净买入额为3.19亿元,其次为大华农(300186)和华锐风电(601558),净买入额分别为1.60亿元和9826万元。信雅达(600571)、金固股份(002488)和先锋新材(300163)则成为机构抛售前三名,净卖出额分别为2.85亿元、2.68亿元和1.44亿元。上述三只个股昨日分别下跌10%、8.25%和8.89%。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及的中粮地产从融资数据看有迹可循。微信公众号添升宝(you-daydayup)栏目“融资盘数据”于6月24日早盘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23日,中粮地产融资余额环比前一日增幅高达10.95%,排在深市400多只融资标的第五位。6月24日当天,中粮地产涨停。
央企改革有三大投资机会
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行业观察,近两日市场反弹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资金更多参与到国企改革主题投资中,“2007年‘5·30’行情确立了大盘蓝筹股的崛起,本次沪指自5178点以来的调整也有可能成为行情分水岭,近期央企改革的崛起或许就是一个重要信号。”
记者注意到,国泰君安在最新研报中明确表示,央企改革将是下一阶段热点和重点配置方向,认为这一领域存在三大投资机会:
首先是央企改革试点,特别是国资管理和深改试点企业,可关注国投新集、中国巨石、启源装备、国药股份、北新建材、国药一致和中粮屯河。
其次是央企国资证券化,重点是证券化程度有待提高的行业,关注“大集团、小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实现证券化进程加快,可关注国电电力、风神股份、一拖股份和葛洲坝。
第三,可关注央企以行业性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为核心进行大规模整合、重组与合并,资源类和高端装备是重点方向,具体个股是中国重工、中煤能源和国电南瑞。(每日经济新闻 张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钢铁行业:重点关注国企改革(荐股)
一、供需矛盾加剧导致盈利改善不及预期
国内需求整体低迷,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钢市需求总体疲软,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出台,预计需求依然会有结构性增长,新增长点主要来自基建、深加工、特钢等。受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影响,2-4月份钢材出口有所下降,但前5个月同比增长28.23%。“一带一路”战略将为钢材出口带来利好,预计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粗钢产量连续五个月负增长,库存压力大幅增加。1-5月份,我国粗钢产量3.4亿吨,同比减少0.69%,主要是由于需求疲软、环保政策加压。4月份中钢协会员钢材库存1617.59万吨,同比增加6.18%,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社会库存持续走低,蓄水池功能一再减弱。6月19日,钢材社会库存1279.66 万吨,同比减少5.60%。
钢价跌幅明显大于矿价,行业盈利低于预期。2015年6月19日,国产铁精粉均价539.66元/吨,同比下跌29.46%;青岛港进口矿均价467.5元/吨,同比下跌24.29%;主要钢材价格同比下跌26%-35%;我们估算螺纹钢亏损245.50元/吨;线材亏损144.14元/吨;热卷亏损298.65元/吨;中厚板亏损458.31元/吨;冷轧板亏损437.85元/吨;镀锌板亏损340.33元/吨。今年以来,国产铁精粉下跌3.4%,青岛港进口矿下跌5.08%;长材下跌17%-20%,板材下跌22%-25%。
稳增长政策出台有望拉动钢材需求增长。“旺季不旺”反映钢市供需矛盾改善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钢市供需面有望好转,钢厂盈利有望得到改善。
二、国企改革:力助钢企重新启航,重点关注优质上市平台
国有钢企大而不强,改革将使钢企脱胎换骨。目前国有钢企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以上市的重点钢企为样本,发现包括河北钢铁、武钢股份、山东钢铁在内的22家未经改革的国有上市钢企,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期间费用率等指标方面的表现均不如民营钢企与经过改革的国有钢企。通过成本控制、高层激励、管理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能够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与改善管理制度,改革使钢企脱胎换骨。
彻底民营化困难重重,但有限的改革稳步推进仍可带来曙光。改革阻力来自政府、钢企与资本三方面,民营化难度极大。有限的改革依旧可行,政府得以解决财政压力、税收来源和就业问题;企业改善经营业绩、享有政府补贴;政策推动下民间资本有望入股。以大冶特钢为例,有限的改革仍值得期待。
多样化的改革形式:通过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等方式进行。
投资策略:强烈建议关注优质上市平台,维持“买入”评级。多形式的国企改革有望在激励机制、资产配置、股权结构上优化国有钢企,从本质上提高其经营效益,改革有望助业绩再度起飞,维持该细分板块“买入”评级。
改革有望助业绩增长。重点推荐:八一钢铁、新兴铸管、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本钢板材。
三、钢企转型:务必重视特钢、深加工、钢铁电商及其他
特钢:核电、军工、汽车、高铁,特钢多领域承担起经济转型重任。伴随着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将有望推动特钢行业快速增长。随着核电重启、军费开支加大、汽车消费稳定增长及高铁快速发展,诸如核电用钢、军工及航天用钢、汽车用钢、高铁轮轴等用钢,其需求将有极大的提升,这部分钢材所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将保证行业竞争有序性。
深加工:从油气改革拉动钢管需求说起。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环保政策和城镇化将共同推动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对我国而言,目前最优的油气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天然气需求增长将同时带来油气管网建设的高峰。同时,随着油气改革稳步推进,民营钢管企业将可以在油气管网建设的盛宴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
打开钢贸行业全新业态,万亿市场有待开发。随着传统钢贸消亡,钢铁电商凭借自身优势将独享这部分市场。随着国内政策越来越重视环保,转型环保产业的相关钢企亦值得期待。
投资策略:务必重视特钢、油气管、电商板块,维持“买入”评级。
(1)进口替代加速推进、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维持特钢行业“买入”评级。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久立特材、大冶特钢、方大特钢、抚顺特钢、中原特钢、西宁特钢。各细分产品领域专业化龙头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使得资源分配更具经济效益,提高技术门槛建立产品的竞争优势。国企改革和军工投入增加必将促使他们加大核电、军工和油气管高端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保持高利润率。
(2)油气管网建设进程将再提速,维持油气管行业“买入”评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和环保政策加压将共同推动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加速建设管道等基础设施是有效解决资源输送瓶颈的关键,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油气输送管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随着油气改革稳步推进,民企有望获得 更多的管道建设订单,维持油气管行业“买入”评级,重点推荐:玉龙股份、久立特材、金洲管道和常宝股份。
(3)电商打开钢贸行业全新业态,万亿市场有待开发,重点推荐:欧浦钢网、物产中拓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