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证监会约谈基金传闻、新股抽血提速、汇金赎回上证180ETF”等一系列重磅利空重压之下,即使在央妈降息的刺激之下,也难以阻挡大盘巨震的步伐。本周五,监管层频频表态令人意味深长,A股牛市会否就此终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后市?这个时候投资者应该选择逃命还是入市抄底?
【监管层表态意味深长】
肖钢:不必过于担忧新股发行扩容
证监会:未对超配创业板基金进行窗口指导
【一蹊跷利空或绝杀牛市?】
猪肉开始涨价 牛市有点悬了?
【多空激辩4300:逃命还是入市】
4300点争夺战将再打响短期震荡或加剧
回调即是牛市入场好时机
天信投资:下周一将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肖钢:不必过于担忧新股发行扩容
证监会主席肖钢昨日赴证监会12386热线现场调研,并随机接听了投资者来电。在被深圳投资者问及新股发行加快是否会影响股指时,肖钢表示,新股发行对股价影响不是很大,决定不了股指涨跌,IPO(新股首发)由每月一批改为每月两批后,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忧,要正确看待。
他透露,5月下一次发放批文大约在23日,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审批进度而定。
肖钢表示,投资者应当正确认识新股发行与股指的关系,新股发行对股价影响不是很大,决定不了股指涨跌,尤其中长期来看,股指变化主要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应将新股发行与价格变动区别来看。近期市场增量资金较多,市场也对新股比较欢迎,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忧新股发行批次改为两批后扩容对股指的影响,对此要正确看待。
随后,肖钢在参加“公平在身边”投资者保护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公平在身边,就是要让中小投资者公平享有信息知情权,就是要让中小投资者公平参与决策和管理,就是要让中小投资者公平获得投资收益,就是要让中小投资者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公平获取救济和补偿。
肖钢提到,要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投资者方便获取信息。同时,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希望他们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及时了解公司披露的信息,切忌道听途说,盲目跟风。广大中小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一定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审慎决策,理性投资,自担风险,量力而行。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小股东单独计票、网络投票、累积投票等制度的实践探索,推进专门机构依法开展持股行权试点工作。要切实改变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情况,继续督促上市公司落实现金分红的政策要求。要全面强化纠纷调解、行政和解、先行赔付等多元化利益纠纷处理机制,确保受害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得公平的法律支持和赔偿救济。
肖钢指出,“公平在身边”投资者保护专项活动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拓展12386热线服务功能,让投资者能够记得住、打得通、办得快、有回音、信得过,提高投资者满意度。二是建立健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组织体系,推动建立全国性纠纷调解组织,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和地方性调解组织作用,实现投资者纠纷调解申请便捷、程序简化、专业权威、实施有效。三是启动专门机构持股行权试点,通过示范效应强化中小投资者权利意识,引导其依法行权维权,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四是抓好投资者网站和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让投资者拥有自己的网站,拥有自己的服务场所和渠道,免费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服务机会。(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证监会:未对超配创业板基金进行窗口指导
近日有消息称,监管层对违反契约超配创业板的公募基金进行调查,对超过总体配置创业板的公募基金组合进行窗口指导。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相关传闻不实,中国证监会没有进行传闻所称的调查或者窗口指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基金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专业诚实、谨慎勤勉地履行受托职责。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公募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监管,不干预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正常经营。对于传闻所涉公募基金相关问题,证监会将予以关注。如果发现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基金合同的,将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邓舸表示,与此同时,证监会提醒各类投资者,特别是新近入市的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量力而行,不跟风,不盲从。
邓舸介绍,证监会“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自4月24日启动以来,已集中部署两批案件。除了之前已经披露的“大智慧”、“太阳纸业”等案件,截至目前,已安排进场对“朗玛信息”异常交易案,涉嫌以虚假信息重组“步森股份”案,涉嫌利用东方证券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涉嫌操纵“胶合板1502”期货合约案,“华泰集团”、“现代农装”、“汽牛股份(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涉嫌操纵“华恒生物”、“中科招商”、“国贸酝领”等股价案,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案,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宏泰矿业”案等多起案件展开全面调查。其中,“中海阳”异常交易案、涉嫌利用第一创业证券未公开信息交易案等违法违规案件调查已取得重要进展。
邓舸说,下一步,证监会在从快查处已部署案件的同时,还将按照专项行动的整体安排,继续集中部署针对特定领域重大违法违规的专项执法行动,并及时公开通报案件部署、进场调查、查处进展等有关情况。(中国证券报)
猪肉开始涨价牛市有点悬了?
猪似乎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在2007~2008年通胀高企的时候,它是物价上涨与牛市终结的主要推手;现如今,牛气冲天的股市似乎又跟猪扯上了关系。
近期随着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市场有人担忧“猪推手”将会推高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届时可能被迫转向,成为终结牛市的重要因子。猪会又一次成为牛市的“终结杀手”吗?
的确,由于猪肉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中国之前的通胀多半是由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猪通胀”,难怪近期猪肉价格的明显回升会引发一些人的担忧。
从理论上讲,价格主要是由供给和需求两面方决定的。从供给面看,当生猪存栏量和猪粮比下降到低点时,市场供给减少,当供给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猪肉价格无疑会回升。农业部的数据已经印证了这一点: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降低到4000万头以下,生猪存栏量同步下降。与之对应的是,5月第一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回升至18.4元/千克,连续6周上涨。
从需求面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偏弱,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降至7%,八项规定和反腐的影响依然存在,据预测,今年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速将低于去年。
综合供需两方面因素来看,由于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进一步下降,供给因素在影响猪肉价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配合政策收储等因素,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回升。不过,由于需求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生猪和猪肉价格上升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不会对物价指数构成显著影响,从而推高通胀预期,反倒是有可能对消除通缩阴影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近期猪肉价格反弹不可能成为通胀的推手,也不会因此终结宽松政策,不会成为牛市的终结者。偏弱的经济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托底,可以预见的是,货币政策放松仍将沿着“宽信用”的方向推进。(证券时报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