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新华网三论牛市:政策红利释放催生改革牛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4-8 19:04:25 点击数:68
分享到:

新华网:政策红利释放催生改革牛 期待成为健康牛

时隔七年之后上证综指8日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位,成为本轮牛市中的又一“标志性时点”。自3月17日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A股成交总量稳居于万亿元量级,4月8日更创下15544亿元的历史“天量”。

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依赖流动性持续宽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快步走高,但同时也难免遭遇泡沫的质疑。股市做多情绪爆发下的“改革牛”,能否成为期待中的可持续“健康牛”?

做多热情爆发沪指再触4000点

8日,沪深股市走出先抑后扬行情。午后沪指震荡上行,摸高4000.22点的全天高点,最终以3994.81点温和收升。这也是时隔七年之后,沪指再度触碰4000点心理关口。

去年11月下旬央行降息,曾推动A股快速拉升。从2500点下方起步,上证综指用了短短11个交易日冲上了3000点整数位。进入2015年之后,一度经历震荡调整的A股自3月中旬再度发力,出现相似的“快跑”行情。以收盘点位计算,沪指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高达23.25%。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3月23日至27日,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高达166.92万户,连续创出单周历史新高。按此计算,3月以来共有逾400万户新股民加盟A股。

4月1日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证券保证金共计净流入4721亿元,而前月为净流出334亿元。

更多信息透露着市场情绪的高涨。在新增基金账户数以83.58万户创下近八年单周新高的同时,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和私募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权益类产品的发行速度,其中公募基金市场时隔多年之后再度迎来百亿级偏股型基金的亮相。

另据统计,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高达15765亿元,投资者“借钱炒股”的热情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重上4000点的同时,A股正面临年内单周解禁规模第二峰值,以及未来一周28只新股集中申购的考验。对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场外资金入场意愿强烈的背景下,扩容可能只会带来市场的短期震荡。

政策红利释放催生“改革牛”

如果说场外资金的加速流入是推动沪指重回4000点的直接因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则是引领A股持续放量走高的深层次动力。

杨德龙表示,从政府制定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来看,2015年不会有“强刺激”出台。但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政府将继续重视改革转型、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而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

“以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国防改革为代表,政府主导的一系列改革将给经济结构带来深层次的改变,同时创造出众多的投资机会。”杨德龙说,从这个角度而言,“改革牛”行情有望贯穿全年。

最近的一个月内,多领域改革举措密集出台,从“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财政部下达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置换债券额度,从“一带一路”框架性文件出台,到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开闸,从存款保险制度落地,到楼市调控政策放松……接踵而至的新政策为A股营造着焦点和热点。

在“改革牛”轮廓日渐清晰的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对于股市的影响也在逐渐淡化。从基本面到资金面,再到政策面,三大驱动因素的全面向好,最终推动沪指上探4000点。

“改革牛”期待成为“健康牛”

股指大幅上行的同时,A股市场规模和估值也在快速提升。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两市总市值已突破51万亿元。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分别达到20.07倍和49.20倍,创业板则逼近百倍大关。

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议也随之而来。8日当天,沪指盘中振幅达到近百点,创业板盘中一度暴跌逾4%,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多空分歧的加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援引统计数据说,若合并市盈率为负的股票,共有43%的股票超过100倍,半数股票超过83倍,七成股票超过51倍。“诸多迹象表明,A股风险已大幅出现,且越往上涨,风险越大而不是越小。”李大霄说。

在部分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关注短期风险的同时,还有些机构则不以为然。国信证券甚至表示“放弃对短期点位的预测,享受流动性泡沫”。

对于A股这一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究竟多少倍的估值算是“合理区间”?或许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给出标准答案。不过,无视市盈率等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而去追求“市梦率”甚至“市胆率”,显然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所应该具有的特征。

此外,本轮牛市以流动性放松、居民储蓄快速转移为背景。但从实际情况看,两度降息并未带来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而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仍待推进的背景下,A股也尚难以真正承担起合理引导社会资金,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一个“健康的牛市”至少要符合三个特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股市自身基本面的支持;行情的上涨不存在功利性;牛市行情的发展和终结不会给股市带来太大的损害。

对于火热的A股而言,跟随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注重价值和回报且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功能,仍是其从“改革牛”步入“健康牛”的必由之路。

标签:牛市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华网:经济面临较大压力 尤需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风来了,想不动都不行。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仅一年时间,这个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已经直奔4000点而去。在为股市喜人表现而雀跃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上涨可持续吗?中国经济基本面能支撑吗?会不会有一个“530”式暴跌等在前方路上?

股市上涨有其必然性

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仅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一季度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

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家,这意味着:随便买一只股票放着不动,一季度都可以赚10%以上;

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235只,这意味着:10%的股票能够一季度创造翻番的收益;

……

这样一组在微信圈流传的统计数据把今年一季度股市的红火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今年以来,尽管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够乐观,但A股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截至7日收盘,沪指年内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涨幅逾57%,创业板指数上涨更是超过70%。

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是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份宣布降息之后,央行今年一季度已经降息降准各一次。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趋利的资金总是往预期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资金供给加大,股票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那么,当前的股市上涨是否仅仅是资金推动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当前,长期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在下降,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这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刺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板块的股票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所言,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牛市前景如何

沪指以几乎未做调整的步伐一路奔向4000点,而企业业绩却没有明显改善,市场估值高企。截至4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48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90倍。

这样的高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回调在即?牛市是否已经见顶?高善文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即便蓝筹股估值也不那么便宜,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熊市?”

由于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一个超越市场预期的熊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单边的熊市都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打击了市场估值,并通过经济基本面恶化打击企业盈利,从而形成双杀局面。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以历史经验为参照话,即便在短期之内基本面、盈利面恶化,货币政策总体上也是支持的,而且整个长期的前景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

在一些私募基金人士看来,这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制度性的红利,第二阶段是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性红利阶段,第三阶段尚未到来。

让牛市走得更稳

尽管当前乐观情绪占到上风,但是面对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人们总是心存不安。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在当前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估值合理的公司比较乐观,但过于高估的板块存在较大风险,股市最终能否稳住还有待经济基本面得到切实改善。

回顾上一轮牛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迎来了难得的牛市行情。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种狂热的情绪在股民间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场跳水式的“崩盘”在所难免地发生了。这一切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面支撑,仅靠投资者狂热吹出的泡泡终归要破灭。

证监会也数次提醒投资者说,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高、杠杆资金较为活跃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需要注意市场风险,不要有所谓“宁可买错不能错过”的想法,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

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曾发文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 。”如今,这一观点仍然成立。

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维护股市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多位专家指出,当前,监管层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引入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夯实股市基础,呵护市场信心。

在牛市中,一方面,要把新股发行的权利交还市场,让资金通过股市流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更加顺畅,这既可以改善股市供求关系,又可以为经济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好股市“公平、公正、公开”的守护者,让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充满信心。

标签:牛市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华网:新股发行提速不影响牛市势头

从年初一次给20家企业发放IPO批文,到之后连续两个月的24家,再到4月份的30家,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以来,伴随着A股股指持续走高,新股发行节奏正在悄然加快。一些市场人士担心,加快IPO会否给股市带来冲击?逐月提速,监管层用意何在?

监管层谨慎提速IPO

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共为98家企业发放了新股发行批文,其中1月初20家,1月底24家,3月初24家,4月初30家。

对比去年全年,A股市场共有94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471亿元。而今年前4个月拿到批文的企业就近百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而且放行的家数明显呈逐月增长的趋势。

探究监管层政策的用意就必须了解新股发行波折的历史。新股发行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走走停停。2012年,证监会曾暂停新股发行,由此积累的排队上市企业一度高达800多家。

尽管去年年初新股发行艰难重启,但仍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去年年中,在低迷的市场形势下,为了稳定市场预期,证监会宣布下半年新股发行不超过100家。在此之后,基本保持了每月十几家新股的速度。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行情转暖,股指节节攀升,市场交投活跃,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在此背景下,每月十几家新股发行对股市的冲击已经微乎其微。为此,监管层对节奏进行了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监管层正在适应市场变化谨慎提速IPO,让不断涌入股市的资金通过融资进入实体经济。可以预期,如果市场行情没有大的变化,IPO提速的做法将继续。

新股发行提速不影响股市走势

当前,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如果新股发行大幅提速,会不会影响股市走势?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4月2日晚间证监会宣布为30家企业发放IPO批文之后,上证综指次日仅以半个小时的下跌就消化了这一“利空”消息,之后恢复涨势,全天涨幅达1%。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涨幅更高。

据统计,4月份获得批文的30家企业,预计融资规模大都在10亿元以下,融资最少的清水源还不到2亿元,30家合计远远不到200亿元。而此前,3月份发行的24家新股,实际募资215亿元;2月份发行的24家新股,实际募资146亿元;1月20家新股,实际募资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通过融资融券业务融资净买入额每天就有100亿元至200亿元。“在市场火爆的背景下,与汹涌入市的资金相比,当前的新股发行量对股市远够不上冲击。”一位券商人士说。

实际上,众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美国资本市场和新兴市场上,企业都有可能因市场因素而存在择机上市的情况,但没有数据显示IPO会改变股市行情的趋势。在国际股票市场上,也没有一次暴跌是IPO太多导致。

把IPO选择权交还市场

经济步入新常态,很多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融资难题更加凸显。尽管央行屡次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但是仅靠银行放贷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显然不现实,股票市场必须发挥更大的资源配置作用。

可事实令人无奈:一边是资金不断涌入的火爆市场,一边是排长队渴求上市的企业,A股市场当前出现的问题再次暴露了市场化程度不够的弊病,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77家,其中,已过会28家,未过会54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07家,中止审查企业42家。即便是按照目前最高每月30家的速度,这些企业要全部消化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况且其中很多企业已经等了不止一年。

在成熟的市场,企业会根据行情自行选择何时发行上市,发行价格由市场各方博弈确定。可是,虽然经过了多轮的改革,A股市场上新股发行的节奏与价格仍然是监管层说了算。这看似呵护了市场,却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机制失灵,让进入股市的大量资金难以有效配置到企业。

记者了解到,面对不可预期的上市之旅,一些企业选择放弃A股,投入境外市场的怀抱。尤其是一些创新型企业,为了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不得不忍痛放弃“在家门口上市”的梦想,转向更高效的H股或者美国股市。

多位市场人士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应该在市场好的时候有序加快新股供给,尽快消化排队企业。从长期来看,要把发行上市的选择权交还市场,让企业自主决定。这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举,同时也为下一步实行注册制改革扫清障碍。

标签:牛市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华网:第五代股民“小鲜肉”汹涌而来

“曾经有一个牛市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机会过去了,我追悔莫及。假如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希望马上买。”

时下,股市行情前方高能,一大波80后,甚至90后的股民“小鲜肉”汹涌而来,这波新股民就是此轮牛市塑造出的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五代股民。

A股每一轮牛市都带出一波股民,一茬接一茬,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变迁。当第五代股民闪亮登场时,“互联网++”的时代给了他们新的机遇,改革、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的社会背景,让他们在牛市中总是踌躇满志。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跟前四代股民相比,第五代股民有着鲜明的个性标签。

简单总结第五代股民的几个标签:首先,年纪普遍轻轻,只经历过行情上涨,未经历过熊市考验;其次,这波行情收益还不错,不少股市创富的神话还在发酵;再次,真正懂股票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在亲朋好友赚钱效应下盲目入市;最后,因为不懂,所以任性,胆大敢玩,加杠杆,手法够彪悍。

A股历来牛短熊长,前四代股民都经历过了一段完整的牛熊周期。一般来说,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才算一个合格的股民。显然,在这波大涨的行情下,第五代股民的股市修养还远远不够。既然还谈不上“合格”,那第五代股民应如何自我修炼呢?近期A股行情火爆,不少第五代股民流露出群体性的狂热心态。“牛儿,你慢点走。”A股一骑绝尘,但不少新股民心中总是怕怕的,他们在怕什么呢?一问才知,不是怕涨得过高,涨的过快;不是怕跌,而是盼跌,因为这一大波股民都觉得“跌下来就是买进去的好机会”,总之归纳成一个词就是——怕赶不上趟儿。

修炼首先应正心态,理性对待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切勿盲目追涨。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多家证券营业部,目睹了现场开户情况爆棚。不少急着“赶趟儿”的股民纷纷表示,“错过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股市真的成提款机了?不过,第五代股民除了急着“赶趟儿”,请千万别忘了股市还会“割韭菜”,别高位站岗,风险应时时记心间。

修炼其次应从容淡定,股票投资赚快钱的想法不可有,以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为准,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一入股市深似海”,不少第五代股民手机不离手,交易时间总忍不住去看几眼行情,白领阶层影响了工作,学生股民甚至影响了学习。股票投资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既然牛市来了,对新股民来说,较优的投资策略不是瞅来瞅去,股票换来换去,而是“捂定股票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此外,加强学习也是修炼应有之意。匆匆入市,不懂不怪你,既然真金白银投入了股市,再不学习相关知识,牛市还不赚钱甚至亏钱,这就只能怪你不爱学习了。学习讲究方法,多看财经新闻,多跟市场热点,多听专家建议,买卖应成竹在胸,伺机而动,切勿跟着漫天小道消息走。

修炼最后应重视资产的合理配置,卖房炒股不可取,借钱炒股别大意,满仓进出风险大,切勿在股市投资孤注一掷。股市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专家建议,股票投资额的配置应结合个人和家庭实际财务情况,以30岁左右的年纪为例,一般来说,若是稳健型的,40%左右即可;若是激进型的,60%以上。此外,股票投资满仓进出单只股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标签:牛市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