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夏利全资子公司)副总经理党仁近日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透露,13万辆的年销量其实是一汽夏利的盈亏平衡点,“13万辆可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夏利和威志,去年销量为7万辆,一部分是新产品骏派SUV,目标销量为6万辆。”“销量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按照田聪明的计划,一汽夏利将在全国启动100场公司展会,60场大篷车展会,加上经销商展会达到550场。显然,一汽夏利希望以这种密集、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卖车,以达成2015年盈亏平衡的目标。
同时,一汽夏利还将对经销商体系进行梳理和调整,以提高经销商战斗力。党仁告诉记者,目前一汽夏利一级经销商为272家,经销商数量已经足够,关键是个体战斗力需要提高。
“保壳”押注骏派
2005年,一汽夏利旗下夏利轿车销量居全国汽车单一品牌第一名,但昔日的荣光已然流逝。由于夏利轿车和威志轿车销量走低,一汽夏利产销在近两年出现下滑,距离当年20万辆的产销规模相距甚远。2013年销量下滑至130511辆,2014年销量下滑更严重,只有76116辆。
加上持股企业一汽丰田在钓鱼岛危机后业绩下滑,一汽夏利在2013年和2014年出现亏损。而企业连续两年亏损将面临深交所的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字前加ST,俗称带帽)。
一汽夏利去年12月的产销量公告,2014年1-12月,夏利和威志两大品牌累计销售72059辆,去年上市的骏派成为一汽夏利提升业绩的关键产品,该公司的公告在分析亏损原因时也提及了骏派延迟上市。
而据党仁透露,一汽夏利之所以用全新名称“骏派”推首款SUV骏派D60,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熟悉的夏利品牌形象过于低端,消费者调查显示卖不到理想的价格(厂家定价为6.49-9.99万),而骏派D60承载着一汽夏利销量和利润的双重任务。
一汽夏利方面也意识到了推广一个新的产品序列面临的难题,特别是营销费用的巨大投入。因此,一汽夏利营销团队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投入,主要在一些大型商圈放置展车。
田聪明在年初的经销商年会上称:“厂家产能的迅速扩张、新品的快速推出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需要我们加快营销转型,创新营销模式和方法,积极适应市场的发展。”
据党仁介绍,骏派D60在上市时就收到了6000订单,但由于生产体系(包括零部件供应、生产线调整)没能跟上,最终批发量较低。
伴随骏派项目的推进,一汽夏利内部也在进行变革,完善快速应对机制,尤其是商品力、政策以及竞争策略问题的快速应对,以期在市场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目前骏派D60在打开年轻人市场上取得较大成绩,置换的车型占总成交量13%,车贷购车比例达到了24%。”党仁认为,单车利润有保证的骏派D60将是一汽夏利扭转亏损的关键产品,目前已经调整好生产体系,“之前产能提升有一个过程”。
渠道变革求生
伴随骏派D60的上市,除了一汽夏利营销体系的调整,还有销售渠道上的改变。“60%的经销商能够实现盈亏平衡,我们去年给每家经销商40-70万元的补贴。”党仁表示。
一汽夏利渠道的调整首先体现在经销商数量的精简。“今年年初就淘汰了57家。”一汽夏利人士表示,经销商精简的最终目标是加强渠道终端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