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股份(600379,SH)的重组方案再度搁浅,让投资者颇为诧异。
12月17日,宝光股份公告称,因红筹架构无法按期拆除致原重组方案实施受阻,哈尔滨泰富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富电气)旗下核心资产,威海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泰富)和西安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安泰富)无缘注入上市公司。
上述公告并未详细披露受阻原因,但资料显示,威海泰富和西安泰富全部股权,均在2013年12月2日被质押给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
此外,宝光股份现任董事长杨天夫亦为泰富电气公司董事长,威海泰富和西安泰富两家公司先后于2008、2009年被杨天夫收购。
对于上述情形,杨天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回应,与国开行协商解除股权质押非常顺利,但由于泰富电气在美退市后,去红筹过程中有一些技术性问题暂时无法处理,“泰富私有化后是5个企业,现在是拆除两个,结构不是整体解除,部分解除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时间不够。”
杨天夫:去红筹需要时间
数次宣布重组的宝光股份,似乎离成功总有一步之遥。
去年重组浙江创亿科技有限公司失利后,宝光股份于今年7月21日再次抛出重组方案,拟通过增发向泰富电气旗下西安泰富及威海泰富全体股东购买其100%股权,注入优质电机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宝光股份董事长杨天夫亦为泰富电气董事长。泰富电气作为中概股先锋,曾于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并于2011年退市,实现私有化。时隔3年,泰富电气现身宝光股份重组方案,宝光股份的定期公告中,也多次表示“红筹架构的拆除正在办理,中介机构的调查取得阶段性进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进展顺利”的重组方案,却在复牌前夕再度搁浅。对此,宝光股份12月17日的公告解释是 “公司控股股东与标的资产的债权银行就解除股权质押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无法按期完成红筹架构拆除工作,导致原重组方案实施受阻。”
不过,上述公告并未详细披露股权质押和红筹架构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质押合同显示,西安泰富与威海泰富的股权被作为质押物,涉及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的美元贷款。
记者获取的两份 《股权质押合同》约定,“除经质权人书面同意(如有)解除质押的部分外,出质人未经质权人书面同意而将质押资产出售、再质押、赠与、放弃或以其他方式处置”的行为均构成违约。
一位熟悉宝光股份重组的人士直言,对于股权质押的风险,宝光股份确定重组方案前就应充分考量,且原重组方案是由业内知名证券机构华泰证券负责运作,实在不该犯这种“常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