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方正证券的公司章程,“发起股东大会的股东需满足持股比例10%以上,且持续持股90天以上”两个条件。按照这一条件要求,也就是说,即使北大方正方面没有改选方正证券董事会的动力,但政泉控股在9月完成方正证券股权过户后,11月便可发起股东大会提请董事会改选的决议。
但政泉控股可能发现了最终仍是不可操作的。
按照方正证券的公司章程,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需要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超过2/3的同意才能通过,虽然北大方正方面明面上持股仅30.55%,不及1/3,达不到一票否决的股份数,但按照政泉控股的“指控”,北大方正在方正证券中还有其他的关联性股东。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北大方正方面不点头,政泉控股便短期内无法改选方正证券董事会。
但巧合的是,方正证券的独立董事张永国、王关中则分别选择在2014年9月1日、9月12日向董事会申请辞去独立董事职务,这就导致了方正证券独立董事人数不足公司董事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公司章程,方正证券需启动补选或改选董事会程序。
“现任董事会2名独董辞职,部分董事涉嫌违法违规,应当全面改选董事会。”在政泉控股于11月13日给方正证券董事会的公函中,也正是以此为依据。
北大医药重组暂叫停
除了延缓董事会改选决议外,方正证券在12月2日更公告称,民族证券原实际控制人政泉控股在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过程中提供的财务信息涉嫌虚假披露。
据方正证券方面表示,其于2014年11月30日收到控股股东方正集团《关于提请核实政泉控股财务信息披露等问题的函》,提及公司5%以上股东政泉控股在重大资产重组实施过程中提供的财务信息涉嫌虚假披露
据有关函件内容显示,政泉控股于2013年12月27日与北京北大资源物业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北大物业”)签署了《购房协议书》,北大物业以9亿元人民币向政泉控股购买有关房产。北大物业已按照协议约定于2013年12月27日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但政泉控股至今未能根据协议与北大物业就前述房产办理网签手续,也未交房。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政泉控股应作为预收账款进行核算和列示,但经查阅政泉控股《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未发现政泉控股存在该笔大额预收款款项。
故北大方正方面认为政泉控股存在将资金进行体外循环或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并由此认为政泉控股如存在上述情况,将直接影响其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规性。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物业也正是北大方正集团旗下公司。
“不仅对于北大方正还是政泉控股而言以‘双输’局面做结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对于波及的两家上市企业——北大医药和方正证券而言,目前的结果也几乎注定了‘双输’的结果。”上述知情人士曾在11月中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事态发展到目前,这一结果已经愈加明晰。
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这一原本“利好”的基本面到如今正面临着“内斗”的瓦解,而北大医药方面,其也受该事件波及,其近期原本已经获得证监会审查放行的重大资产重组案也被临时叫停。
11月24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证监会鉴于已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中止审查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该主体为北大医药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以14.02亿元收购一体医疗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于10月中旬接受证监会审核,并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编辑 卜坚 陈昊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