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间,方正证券(601901.SH)发布公告,其提醒称因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就聘任民族证券2014年度审计机构未能达成一致,可能使得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可能受到影响。此外更公布了其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做出的一系列决议,其包括暂缓召开补选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议案,并审议通过了授权执行委员会核查民族证券高级管理人员兼职议案,最为重磅的则是其称在收购民族证券过程中,民族证券原实际控制人政泉控股在重大资产重组实施过程中提供的财务信息涉嫌虚假披露。
“董事会已启动程序核查收购民族证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相关事宜。”方正证券在当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强调。
随着上述有关公告的发布,北大方正与政泉控股PK的主战场也正在从代持的直接关联方——北大医药(000788.SZ)向这一场“战争”的真正导火索——方正证券转移蔓延。
董事会“改选”争端焦点
方正证券于12月2日晚间发布的有关公告内容显然是在针对政泉控股于11月中旬召开的媒体发布会。
11月13日下午,政泉控股召开媒体说明会,就有关“代持”事件及北大方正方面的有关质疑进行回应。在会上,噤声数日的政泉控股当天再度爆出有关“代持”事件的“猛料”,除了就有关“代持”细节问题进行说明外,更明确提出了要求方正证券改选董监高、暂停现行董事会运作、全面改选董事会等要求。但显然,针对政泉控股这一诉求,方正证券在其12月2日的公告中则明确予以了否决。
“近期有多家媒体刊登针对股东及公司的报道,相关单位均承受较大舆论压力;公司董事会已向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问询其实际控制人披露等问题,该事项正在进一步核实当中;同时,董事会已启动程序核查收购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相关事宜;且原提名人并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对于暂缓改选董事会的理由,方正证券在公告中如此解释。
事实上,对于此次北大方正和政泉控股的撕“脸”之战的动因,一位知情人士曾在早前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其导火线或源于双方对于方正证券的控股权之争。
而该说法也得到了北大方正的侧面证实。
在北大方正11月9日晚发布的一份名为《方正集团致政泉控股的公开信》中公开写道:“未预知政泉控股在借道上市、收益丰厚的同时会暴露出想图谋霸占方正证券这一国有资产的狼子野心”。
据公开资料显示,按方正证券的有关公司章程,之前方正证券董事会共设9名董事,其中3名独立董事,其余6名皆来自于北大方正层面和方正证券目前的管理层内部。
“在并购民族证券之后,作为民族证券的原实际控制人,政泉控股为了保持自己在合并后的方正证券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要求拥有董事会4个名额。而北大方正方面则出于对方正证券的控制权的要求,仅答应给其3个名额”,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按照方正证券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正因为在董事会中名额分配未能达成一致,虽然政泉控股原计划以换股方式入股方正证券后,便能够立即进入方正证券董事会,然而并购完成至今,政泉控股并未迎来方正证券的董事会改选。
而在政泉控股在11月8日发布的公开声明中表示:“北大方正集团及其CEO李友等曾向政泉控股承诺,方正证券将在合并民族证券完成后的第一时间改选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