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之后,恒泰证券也正式更名为金融街证券。9月9日,恒泰证券在香港的上市主体恒投证券发布公告,公司名称由“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融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也相应变更。同天,新更名的金融街证券(下同)也发布了《致客户的一封信》,提到了公司更名细节、业务办理或服务升级相关内容。
截至目前,金融街证券同时拥有恒泰长财证券、恒泰期货、恒泰资本投资、恒泰先锋投资四家全资子公司,并控股新华基金,在全国还设有105家营业部及4家分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内蒙古和东北三地),这意味着LOGO全部换新将需要一定时间。更名后,公司也需要采取有效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的行动。
此次更名源于2023年金融街集团成为金融街证券实际控制人,2022年,天风证券作价18亿元向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持有的金融街证券2.49亿股股份,转让完成后,金融街集团通过直接及间接持有金融街证券29.99%股权。2023年1月30日,证监会批准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成为金融街证券的主要股东,金融街集团正式成为金融街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随着本次更名,至少有四大看点。
更名为金融街证券,如何凸显国资身份与战略新布局?
原恒泰证券创立于1992年,是经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全牌照券商,于2015年成功登陆港股。业绩显示,公司近年来经历从亏损到利润修复的过程,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2.41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346.86%;营业收入(含利息与投资收益等合计)约16.66亿元,同比增长42.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约为3.90亿元,同比增长401.32%;ROE为2.86%,同比增长2.19个百分点。
对于此次更名,金融街证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决策基于公司的战略定位、品牌规划以及自身长远发展需求。在当前证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行业内券商普遍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如何明确自身定位、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关键课题。
从品牌内涵来看,“金融街”这一名称具备显著的地域与行业标识意义。金融街区域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金融核心区,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及监管部门,是国家金融战略落地的重要承载地。公司以“金融街”命名,能够直观彰显其立足首都金融核心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同时也与公司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使命愿景形成契合。
从实际经营需求来看,此次更名是公司梳理战略导向、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一步。
长远来看,金融街证券的更名,既是一家券商个体战略转型的里程碑,也折射出北京国资体系在证券行业布局的深层思考。
从公司自身发展而言,“金融街证券”这一品牌的启用,意味着公司正式告别过去以区域业务为核心的发展阶段,进入“依托金融街集团资源、立足首都金融核心区、辐射全国”的全新发展阶段。
记者了解到,自金融街集团成为实际控制人以来,金融街证券与集团在业务资源、客户渠道、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已逐步显现,特别是在财富管理业务的升级、投行业务的拓展以及机构客户服务的优化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和突破。此次更名有望将这种协同推向更深层次,推动全方位提升业务服务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