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如果要量产,其中固体—固体界面接触问题、致密化工艺等难题大大制约其规模化生产,传统的热压、辊压工艺根本达不到要求。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等静压设备,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逐渐成为固态电池量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
本文从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这个痛点切入,解析等静压设备的原理、类型、适配逻辑、技术难题及产业布局。
(1) 优势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电解液和隔膜,带来两个关键提升:一是安全性,不会像液态电解液那样漏液、燃烧,大大降低起火风险;二是能量密度,相同体积下能装更多电,比如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已达500Wh/kg,远超传统锂电池的300Wh/kg左右,能让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2) 量产实验室做小样品容易,但量产需要满足两个关键:一是一致性,每一块电池的密度、界面接触都得一样,否则装车后有的续航长、有的易出故障;二是成本可控,设备和工艺不能太复杂,否则电池价格太高,消费者买不起,车企也不愿用。2、固-固界面问题固态电池的最大难点,就藏在固态两个字里。它的正极、固态电解质、负极都是固体,这三种固体叠在一起,很容易出现接触不好的问题。根据《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分析》的研究,在固态电池生产和循环过程中,固-固界面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接触劣化,循环次数多了,固体之间会慢慢分开;二是孔隙残留,叠压后内部还留着小空隙;三是颗粒接触不足,固态电解质的颗粒和电极颗粒没贴紧。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内阻升高,电池充放电变慢,续航打折;二容易产生锂枝晶,就像小针一样刺穿电池内部,带来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给电池压实,而且得是均匀的全方位压实。
3、传统压实方式(1) 传统辊压传统辊压是上下两面压,就像用擀面杖擀面团,压力只从垂直方向来。这种方式有两个问题:一是压力不均,边缘的压力比中间小,容易出现边缘效应;二是层间滑移,不同固体层会互相错开,破坏内部结构。最终电池的致密度通常低于85%,满足不了固态电池的要求。(2) 热压热压虽然能通过加热辅助压实,但还是单方向施压,而且高温容易让电极材料变形、溶解,破坏电池结构。比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高温下很容易和正极反应,反而降低性能。这时候,等静压设备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能实现360度均匀施压,刚好解决固态电池的固-固界面难题。
二、等静压设备1、原理等静压设备,是利用一个初中物理知识点,帕斯卡原理。简单说,就是密闭流体里的压力,会向各个方向均匀传递。比如你在水里按压一个气球,气球各个地方受到的压力都一样,等静压设备就是用这个原理给材料均匀按。(1) 基本流程等静压设备的工作流程不复杂,但每一步都要精准控制,具体分为六步:第一步,包套密封:把要压实的材料(固态电池的电芯)装进一个密封的套子里,防止施压时介质进入;第二步,装入设备:把密封好的材料放进等静压设备的高压容器里;第三步,抽真空:把容器里的空气抽掉,避免空气影响施压效果;第四步,升温加压:往容器里注入介质(水、油或气体),一边加热一边加压,让介质把压力均匀传递给材料;第五步,保压泄压:保持一定压力和温度一段时间,让材料充分致密化,然后慢慢卸压;第六步,取出成型:打开容器,取出已经压实的材料。
(2) 优势相比传统施压方式,等静压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致密度高,材料各个地方都被压到,不会有死角;二是结构均匀,不会出现边缘和中间密度不一样的情况;三是适应性强,不管材料是啥形状,都能均匀施压,不用频繁换模具。2、四大核心部件(1) 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是设备的心脏,要承受几百兆帕的压力,相当于深海几千米的压力,所以材料和结构都很讲究。通常用高强度钢做基础,再用钢丝预应力缠绕加固,就像给容器穿了一层钢筋衣,防止压力太大把容器撑破。(2) 加压与介质系统加压系统负责把介质加压,介质则负责传递压力。不同类型的等静压设备,用的介质不一样:冷等静压用水或油,温等静压用热油或气体,热等静压用氩气或氮气。加压系统里的压缩机、压力调节器,要保证压力稳定,不能忽高忽低。(3) 温控系统温控系统负责控制设备的温度,主要包括加热器、热电偶和温度控制器。温等静压设备,要把温度控制在50-500℃之间,精度得达到±5℃,否则材料要么压不实,要么被高温破坏。(4) 安全防护系统高温高压环境下,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泄压阀、防爆装置、冷却系统等:如果压力超过设定值,泄压阀会自动卸压;如果出现异常,冷却系统会快速降温,防止事故发生。
等静压设备对固态电池的作用,简单说就是让固体贴得更紧、内部更密实,体现在两个方面。(1) 消除内部空隙通过360度均匀施压,等静压设备能把固态电池内部的空隙挤掉。温等静压设备,在85℃、500MPa的条件下,能让电池的致密度超过95%,而传统辊压最多只能到85%。空隙少了,离子传输的“路”就顺畅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都会提升。(2) 改善界面接触固态电池的内阻,很大一部分来自固-固界面的接触电阻。等静压设备能让正极、电解质、负极的颗粒紧密贴合,扩大接触面积。以硫化物固态电池为例,经过等静压处理后,界面接触面积能提升40%以上,界面阻抗能下降50%-70%,电池的续航和快充能力都会明显改善。
2、等静压设备的定位(1) 产线中的位置固态电池的产线分为前道、中道、后道:前道是制造电极和电解质,中道是把它们组装成型,后道是化成分容。等静压设备就放在中道的叠片之后、预封之前,具体流程是:电极分切→叠片→成型热压→等静压→预封→高压化成分容。简单说,叠片是把正极、电解质、负极叠起来,等静压是把叠好的堆压实。
(2) 工艺衔接等静压设备的前后工艺都要配合:前道的叠片精度要高,如果叠得歪歪扭扭,等静压也压不出均匀的电池;后道的预封工艺要适应压实后的电池尺寸,不能因为尺寸变化导致密封不严。宁德时代就专门申请了专利,通过浮动式料框夹具固定裸电芯,让电芯在等静压时不会移位,保证压实后的尺寸能和后道预封工艺匹配这就是产线协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