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数据资产变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
上海银行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合作推出了“数易贷”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将数据资产作为质押物,企业可以获得贷款。例如,芯化和云通过“化工产业链企洞察”产品的质押,成功从上海银行获得了150万元贷款。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还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
2. RWA(RealWorld Assets)项目:
上海数据交易所发行了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类RWA融资项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将现实世界中的生产数据转化为区块链资产,实现了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交易。例如,左岸芯慧基于上海数交所的可信基础设施,成功发行了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类RWA,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完成了1000万元融资。
3. 数据资产管理和交易平台:
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致力于构建高效便捷、合规安全的数据要素流通与交易体系。交易所通过规范确权、统一登记、集中清算、灵活交付等方式,推动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交易。
4. 政策支持和法规建设: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交易。例如,《上海市数据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为数据资产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实施路径。
5. 数据产业链构建:
上海在数据资源平台建设、数据估值生态推进、数据资产交易商业平台建立和数据资产市场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解决数据确权、隐私保护、数据交易、数据金融化等关键技术挑战,推动数据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
这些措施和平台的建设,为上海的数据资产变现提供了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资产,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想象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不仅拥有摩天大楼和时尚潮流,还隐藏着无数数据的宝藏。这些数据,就像城市的秘密,等待着被发掘、被利用。那么,上海的数据资产是如何“变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看看数据在上海的华丽转身。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其数据资产更是价值连城。这些数据来源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包括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都在探索的课题。
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中国首家数据交易平台,为数据资产的“变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这里,数据资产就像商品一样,可以进行交易、流通。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并启动融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由潮鹰科技深度梳理的企业自有数据组成,评估价值超过2亿元。潮鹰科技副总经理凌锋杰表示,这次挂牌不仅发掘了数据资产的价值,还将重点用于全市低空经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经济多领域场景应用、业务模式向外输出等。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在国家政策发力和市场需求刺激下,各地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海宁市发布的《海宁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更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已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如商业活动保障、体育赛事、音乐会等人员密集场所安保;农田灌溉、农作物种植;物资配送,如陆运、空运;工业园区环境评估,园区规模、空气质量监测等。这些数据资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码。除了传统的融资方式,低空经济数据资产打组合牌”取得融资方式外,低空经济融资租赁的模式也已取得突破。江西省赣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始布局低空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上海的数据资产“变现”之路,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数据资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上海的数据资产“变现”之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一起期待,数据在上海的华丽转身,为城市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