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制造板块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中国,其市场份额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以下是对船舶制造板块的详细分析:
1. 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与份额: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7%、68.5%和54.7%,均位居世界第一。这表明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主要船型: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是三大主力船型,2023年完工交付量分别占比40%、17%和29%,全球运力占比分别为43%、30%和13%。
产业集中度: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4.3%,新承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2.5%,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1.2%。
2. 行业驱动因素
环保政策:国际海事组织(IMO)实施的环保公约,如降低燃油硫含量和强制设置压舱水处理系统,推动老旧船舶的拆解和新船订单的增加。
船龄更新:全球商船船队平均船龄达到13.7年,集装箱船队平均船龄达到14.3年,油轮平均船龄达12.9年,船队更新需求强劲。
航运市场复苏:20212022年全球航运高峰期间,运价大幅上涨,航运公司现金流改善,推动了新船订单的增加。
3. 技术与创新
绿色船舶: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绿色船舶的研发与建造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在LNG船、氨燃料船等绿色船舶的建造上逐步取得突破。
智能化转型:船舶行业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转型加速,智能船舶、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
4. 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和山东是主要的造船省市,造船完工量占全国份额的87.6%。
企业竞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5. 未来前景
市场增长:预计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在4500万载重吨左右,到2029年将超过5400万载重吨,复合增速在3.8%左右。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综上所述,船舶制造板块在全球经济复苏、环保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凭借其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优势和技术提升,已成为全球造船的领军者,并在绿色船舶和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船舶制造板块: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船舶制造的重要力量。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里,船舶制造板块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船舶制造板块,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一、行业背景
船舶制造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船舶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如《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为船舶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需求不断增长,船舶制造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海洋工程、液化天然气(LNG)船、集装箱船等高端船舶市场,需求旺盛。
二、板块表现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出色。
1. 业绩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2%,净利润扭亏为盈。其中,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龙头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2. 股价上涨
在A股市场,船舶制造板块的股价也呈现出上涨态势。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为代表的企业,股价屡创新高。此外,亚光科技、中船防务等企业股价也表现良好。
3. 行业整合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不断进行行业整合,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如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方案获得批复,标志着我国船舶制造业整合迈出重要一步。
三、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船舶制造板块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 技术创新
随着绿色低碳、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市场拓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船舶制造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3. 行业整合
未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将继续推进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船舶制造板块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船舶制造板块将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