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2025年,AI算力投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AI算力需求增长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升级迭代,AI算力需求大幅增加。北美云厂商如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的资本开支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将迎来更高的增长。
2. 海外景气度投资
估值波动:AI算力全球估值体系参照英伟达,英伟达在2025年预计将保持高增长,2026年则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新技术投资:英伟达的NVL36、72机柜开始出货,AI芯片互联数量提升,铜连接、液冷、电源等技术将进入业绩兑现期。
新技术成熟:CPO(共封装光学)和MPO(多光纤直插)等新技术在2025年将逐步成熟。
3. 国内自主可控
国产芯片:国产AI芯片如华为和寒武纪正在推进自主研发,以满足国内大模型的需求。
国产电源和液冷:考虑到国产芯片制程和工艺的进步,国内互联网客户开始推进机柜方案,国产电源和液冷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
4. 光模块和硅光技术
光模块需求:1.6T光模块预计将在2024年底小批量出货,2025年进入放量周期。
硅光技术:硅光技术在AI浪潮下将实现快速发展,应用于板间芯片光互连、芯片内chiplet光互连等领域。
5. 应用场n B端应用崛起:Agent技术在全球科技巨头中成为重点,C端和B端应用将快速迭代。
6. 投资建议
关注AI产业链:算力基础设施包括GPU芯片、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及其上游的PCB、铜连接、电源、液冷等。
数据中心需求:随着AI算力需求的增加,IDC(数据中心)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液冷温控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国产替代和AIDC:国产算力在自主可控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AIDC(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将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AI算力投资策略应重点关注全球AI算力需求的增长、新技术的发展、国产替代以及应用场景的落地。投资者应密切关注AI产业链各环节的动态,抓住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机遇。你有没有发现,最近AI算力这个词儿在投资圈里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啊!2025年,这可是个关键年份,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在这个大风口上捞一把。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知道吗,AI算力就像是数字经济的发动机,没有它,整个经济体系都可能停滞不前。就像英伟达这样的巨头,2025年Q1的收入就高达26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收入占了226亿美元,这可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且,英伟达还预测,2025年Q2的收入还会再涨,达到280亿美元。这背后,云服务厂商可是功不可没,他们用1美元的投资,就能在后续四年内获得5美元的回报,这ROI(投资回报率)简直让人眼红。
想要投资AI算力,你得先了解这个产业链。从芯片、HBM(高带宽存储器)、AI服务器到光模块,这些都是智能算力的基础架构,缺一不可。汇正财经首席研究员顾晨浩就说过,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算力的上限,尤其是在AI时代,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算法的能力要求更高。
咱们先来说说上游算力。这里,AI芯片和服务器可是重中之重。广发证券的策略团队就指出,AI大模型时代,上游算力是关键。你看,英伟达的H100芯片,那可是市场上算力最高的产品,其他厂商都在努力追赶。国内呢,寒武纪、海光、昇腾、沐曦等厂商也在快速发展。
当然,光有硬件还不够,还得有算法和数据。算法就像是AI的大脑,而数据则是它的营养。在这个环节,谷歌、OpenAI、苹果等大厂都在发力,预计随着AI终端与应用的逐步落地,推理算力即将爆发。
咱们来看看下游。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就表示,要大力发展智能算力,力争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20百亿亿次/秒。你看,AI算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据中心,它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比如AI手机、AI电脑等。
那么,2025年,我们该如何投资AI算力呢?这里,我给你了三大趋势:
1. 关注上游算力:继续关注AI芯片和服务器的发展,尤其是国产替代的机会。
2. 关注中游算法与数据:随着AI应用的不断深入,算法和数据的价值将越来越凸显。
3. 关注下游应用场景:AI算力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比如医疗、教育、金融等。
2025年,AI算力投资机会多多,只要你抓住这三大趋势,相信你一定能在这个大风口上赚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