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
12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持续,回购预案密集发布。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剔除定向回购后,本月以来共有26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或增加回购金额,公告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到74.95亿元,其中海康威视、南山铝业、柳工、华懋科技、圣泉集团公告回购金额上限均在5亿元及以上。
海康威视回购金额上下限均为最高,公司公告显示,拟回购金额不超过25亿元、不低于20亿元,且本次回购股份的用途为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根据此前公告,这是海康威视2022年以来第二次回购股份用以注销,此前回购股份6698.78万股,成交总金额达到20.43亿元。
昨日晚间,南山铝业发布公告,公司拟以3亿元—6亿元的金额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近年来,南山铝业多次进行回购,用途均为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公司在2023年12月14日至2024年12月9日完成了上次股份回购,合计回购使用资金总额3.51亿元。
分行业来看,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子4个行业,分别有5家、4家、4家。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资金来源方面,公司符合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条件,积极响应决策部署,取得了《贷款承诺函》。以贷款资金上限来看,海康威视贷款额度最高,达到17.5亿元,圣泉集团、柳工、华懋科技紧随其后,分别达到5亿元、4.2亿元、3.5亿元。
昨日晚间,国盛金控发布公告, 2024年12月11日,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中国证监会已依法受理公司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公司本次吸收合并事项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该事项能否取得相关核准、何时取得相关核准以及最终实施完成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国盛金控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将有利于公司聚焦证券主业,提升国盛证券的品牌效应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发挥国盛证券作为江西省属唯一证券全牌照企业的作用。鉴于国盛证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吸收合并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当期损益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资产、负债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国盛金控此前已实现两连涨停,12月11日盘中持续震荡,尾盘极速拉升,收盘前十分钟内封死涨停,股价创近四年新高,共有9.15万手买单封板,封板资金达到1.45亿元。
龙虎榜数据显示,12月9日—12月11日,深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国盛金控6133.1万元,多个游资大手笔净买入,如华泰证券天津东丽开发区二纬路营业部净买入1.37亿元,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浙江分公司净买入都在8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