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上市公司 > 正文
杭银发债价值分析,杭电发债值得申购吗
2024-6-12 19:05:16 作者:杭银发债价值分析  次阅读 分享到:

杭银发债价值分析目录

杭银发债价值分析

杭电发债值得申购吗

如何评估公司债价值?

怎样提高打新债中签率

杭银发债价值分析

杭银发债:深度解析其投资价值

一、引言:杭银发债的背景与概况

杭银发债,全称为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可转债,是杭州银行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资本实力而进行的一项重要金融操作。杭州银行作为浙江省内的重要金融机构,其发债行为无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杭银发债进行深度分析,以揭示其潜在的投资价值。

二、杭银发债的基本要素

1. 发行规模:杭银发债的发行规模是影响其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了解其发行规模,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其对市场的影响以及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

2. 转股价格:转股价格是可转债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投资者是否选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杭银发债的转股价格设定,反映了银行对未来股价的预期。

3. 利率与期限:杭银发债的票面利率和期限,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持有成本和收益预期,是衡量其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三、杭银发债的市场环境分析

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状况对债券市场有直接影响。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杭银发债的市场表现如何,需要结合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

2. 行业环境:银行业作为杭银发债的母行业,其行业发展趋势、监管政策等都会对杭银发债产生影响。

四、杭银发债的风险评估

1. 信用风险:杭银发债的信用等级,反映了其违约风险。投资者需要关注杭州银行的财务状况,以评估其偿债能力。

2. 市场风险:利率变动、股市波动等市场因素,可能影响杭银发债的价格。

3. 转股风险:如果杭州银行的股价低于转股价格,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转股损失。

五、杭银发债的投资价值评估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杭银发债的投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这包括其潜在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与市场同类产品的比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收益预期,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六、结论:杭银发债的投资策略建议

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解杭银发债的内在价值,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无论是选择持有到期,还是寻求转股机会,都需要对杭银发债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评估。

杭银发债作为杭州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其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财务数据和市场环境,更在于其背后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前景。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理性的判断。

杭电发债值得申购吗

根据杭电股份公告,公司将发行7.8亿可转债,债券简称“杭电转债”,申购日期为3月6日。

社会公众投资者网上申购代码为“754618”,申购简称为“杭电发债”。

杭电发债上市价格预计多少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吧。

杭电发债申购指南:

本次可转债发行期限6年,票息为递进式(0.3%,0.5%,1.0%,1.5%,1.8%,2.0%),到期回售价为108元(含最后一期利息)。

评级为AA,按照6年AA信用债估值YTM5.93%计算,纯债价值为79.73元,YTM为2.11%,债底保护一般。

发行6个月后进入转股期,初始转股价7.29元,公告日前一日正股收盘价7.30元,初始平价100.14元。

杭电股份公司是国内综合线缆供应商,传统主营为电线电缆,2017年通过并入富春江光电涉入光纤制造领域。

传统业务仍然业绩主要贡献者,其中电缆对收入贡献大,民用线缆毛利率更高。

整体业绩受上游原材料铜和铝的价格影响较大,2016年以来毛利率不断压缩。

2017年度根据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1.61亿元,同比增长13.2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减少28.78%。

绝对估值法,标的股票过去60日和120天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42%和40%,根据对个券走势的分析,假设隐含波动率为18%-22%,以公告日前一日正股价格计算的可转债理论价格为105-108元。

参考近期转债上市日表现,杭电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6%,8%,则相对估值为106-108元。

预计杭电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06-108元区间。

杭电股份总股本6.87亿股,2017年年报显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61.84%,如果假设原股东配售比例在40%,则剩余4.68亿元供投资者申购,预计中签率仍不高。

作为通鼎后的又一只电缆转债,但考虑到权益市场背景,难以复制通鼎转债最高涨至665的历史。

综合以上分析,建议积极参与一级打新,二级配置价值有限。

如何评估公司债价值?

一、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公司债价值。

从信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公司基本面对于公司债投资价值有非常重要影响。

它直接影响着发债主体的发债规模、偿还能力和市场的接受度,并直观地反映在公司的资产结构、所处行业和公司的竞争力三个方面。

资产结构体现了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资金营运效率;所处行业分析有助于评估行业的景气程度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而公司竞争力则体现了这个公司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信用能力,为信誉评级带来好处。

从债券条款角度进行分析,债券条款是债券的主要内容,条款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们投资的企业债的收益。

除了熟悉基本条款对收益率情况、甚至整个利率市场的影响外,还必须学会分析和了解特殊条款以便更好地评估公司债的价值。

相比企业债,公司债多了流动性上的优势。

流动性体现了债券被市场接受的程度,是公司债包括所有债券的关键,也是投资者考虑的重点。

从发行定价方面进行分析,它不仅决定了发行主体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也明确了投资人收益上限。

以往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商定,且规定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

而公司债则不同,以长江电力(爱股,行情,资讯)公司债为例,本期长电债的票面利率由保荐人和发行人根据市场化询价结果协商确定,询价对象涵盖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几乎所有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询价通过簿记建档的方式进行,市场化程度很高,票面利率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市场对收益率的要求。

在对公司进行投资时需考虑其定价,个人投资者要根据市场情况判断定价的合理性。

随着公司债市场的成熟完善,未来公司债市场的投资主体将会大大丰富,投资者将面临一个广阔的投资空间,但必须注意,其隐含的投资风险也将不容忽视。

二、公司债是由企业发行的债券。

企业为筹措长期资金而向一般大众举借款项,承诺于指定到期日向债权人无条件支付票面金额,并于固定期间按期依据约定利率支付利息。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一直是"跛足",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

尤其是公司债,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

怎样提高打新债中签率

提高新债中签率的技巧:投资者可以顶格认购。

所谓拔尖认购,是指在每次认购时选择10000份的最大认购数量。

对于有抗压能力和购买能力的用户来说,订阅顶格非常方便。

可以用多次认购来提高中签率,时间间隔比较近,所以号码很容易连在一起,中奖的概率在增加,大大提高了概率。

新债券,即认购新发行的债券基金产品,简称认购新债券。

认购新债一般是指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或可交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被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

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债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但与普通债券不同的是,可转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股票。

没有转股,可转债就被简单的视为纯债价值或直接价值的债券。

如果直接转换成股票,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称为转换价值。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根据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转股是投资者享有而普通债券没有的选择权。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有明确规定,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

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股,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到期收取本息,也可以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持有人看好发行公司股票升值潜力的,可以在宽限期后行使转股权,以预定的转股价格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发行公司不得拒绝。

由于其可转换性,可转债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企业发行可转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交易方式

可转债采用T+0交易,其委托、交易、托管、分托管、市场披露、交易时间参照a股办理。

可转债将于转股期结束前十个交易日终止,本所将于终止前一周公告。

可以转托管,参考a股规则。

相关内容:
锦龙股份股吧个股分析:科技巨头背后的隐形冠军简介:锦龙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新型高性...
2024-4-26 4:11:31
两市低开震荡冲高乏力,沪指收跌0.13%创业板跌0.28%。两市今天低开震荡冲高乏力,截至收...
2015-10-30 15:20:13
新政一出,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二手房交易赢来利好。2016二手房交易过户流程是怎样的?...
2016-8-18 16:14:12
上周五晚,证监会发布消息,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不少投资者认为,融资保证金比例提...
2015-11-19 11:41:00
上海自贸区“金改49条”即将出炉4股有望受益上海自贸区将迎来新一波改革支持举措。其中...
2015-6-20 10:24:20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2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