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到,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最高检披露,2023年1-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嫌疑人11060人,提起公诉22529人,起诉人数同比下降10%。起诉证券犯罪316人,同比上升11.7%。依法打击涉私募基金犯罪,起诉430人,同比下降36.7%。
最高检指出,随着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犯罪增多,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交易类犯罪多发,出现利用FOF基金、场外期权等复杂金融产品实施证券犯罪等新情况。股市“黑嘴”等黑灰产业链问题日益凸显,助推犯罪甚至成为诱发金融犯罪的始作俑者,全链条惩治金融犯罪及其关联犯罪是今后的重要方向。
最高检的《意见》和相关数据,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金融犯罪的高度重视和严厉打击,对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公平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意见》首提利用FOF基金、场外期权等复杂金融产品实施证券犯罪等新情况,也提醒了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避免受到损失和处罚。
监管部门发布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配合做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确保“资本新规”平稳落地,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监管要求。通报表示,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守监管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现行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监管规定。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坚持合规风控全覆盖原则。公募基金管理人不得以委托人数量较少或委托资金集中为由放松合规风控要求。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将适时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将依法从严问责并向全行业通报。(中证金牛座)
监管部门的通报,反映了对公募基金行业的高度关注和指导,对促进公募基金与商业银行的良性互动,提高公募基金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