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时间安排,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开放期为2023年11月23日至2023年12月6日,这也意味着这批产品即将进入下一个封闭运作周期。
这批基金成立于2021年的11月份,且均设置了两年的封闭期,两年多来平均跌幅约为16%,甚至有产品一度回撤超过45%,且还有数只产品净值持续处于“水下”——即最高净值仍小于1元,自成立起就持续亏损,“解套”尚且不易,更遑论取得超额收益。
但11月份北交所走出突飞猛进的行情,在申赎期结束后,有公募渠道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经历了业绩回温后,“赎回比例大概在百分之十几,比预期的要好。”
首批北交所基金成立于2021年的11月份,且均设置了两年的封闭期,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几家公司饮得头啖汤,彼时在市场火热之际,8只产品均提前结束募集期并进行按比例配售。截至目前,北交所主题基金产品共11只,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加2只和1只。
根据时间安排,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开放期为2023年11月23日至2023年12月6日。这也意味着这批产品自12月7日起将进入下一个封闭运作周期。
近日,随着政策利好的催化以及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北交所股票以及相关基金净值突飞猛进。11月回报率居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多数基金为北交所主题基金。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和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斩获冠亚军,11月回报率分别为20.26%和19.63%。回报率位居前十位的基金中,还包含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南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两只北交所主题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主动权益类产品在行情回暖过程中,反弹力度均小于相关ETF,有机构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基金公司预判基民有大规模的赎回,遵循惯例,基金公司会提前减仓,以较为充足的资金应对赎回。”
此前,华夏北交所精选基金经理顾鑫峰在近期一次直播中向投资者表示,“近期打开申赎后,我将会积极申购,与持有人共进退。”他也将自购100万元自己管理的华夏北交所精选,真金白银看好自己所管的产品。
还有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北交所反弹较大,市场关注度较高,投资者对于北交所投资价值的信心明显修复。因此,前期普遍预期的赎回压力可能有所缓解,同时也不排除开放期迎来新的投资者申购。
记者从相关基金公司了解到,“赎回比例有百分之十几,不到20%,比预期的要好。”
那么,首批北交所基金在第二次“闭关修炼”之前,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第一个封闭期内,基民无疑经历了相当难熬的阶段:首批产品历史最高涨幅仅有不到4%,甚至有数只产品净值持续处于“水下”——即最高净值仍小于1元,成立以后就持续亏损,“解套”尚且不易,更遑论取得超额收益。
业绩方面,这批基金成立至今平均跌幅约为15.7%,距离回本还有一段距离。表现较好的是广发基金与南方基金旗下的产品,跌幅分别为5.72%与7.42%,而损失较为惨重的是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该基金成立至今跌幅超过35%,回撤一度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