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 货币政策将注重提效
近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专家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去,但货币政策不会退坡转向,而是会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保持货币政策总量适度和节奏平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政策协同有望进一步加强,不断提升宏观调控整体效率。
疏通信贷堵点 提升银行支持民企发展水平
近日,八部门联合提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多项内容涉及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在信贷融资方面存在一些堵点:在企业端,贷款需求偏弱、贷款门槛难以触及;在银行端,不敢贷、效率低、审批慢。
打造异构算力 国产芯片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AI大模型浪潮的带动下,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显著提升。IDC预计,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将达到133.5万片,同比增长22.5%。11月29日,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大会现场了解到,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显著拉动智能算力市场增长,智能算力规模增速快于通用算力,预计2022年至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
监管层13天4次出手“打铁”透露了啥信号?
偏离钢铁产业基本面,侵蚀钢铁企业整体利润,铁矿石价格大幅“虚涨”引来监管层的密集出手。上海证券报记者观察到,11月15日至11月27日,在短短13天时间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4次出手“打铁”。这透露出监管层正寻求破解铁矿石市场“易涨难跌”难题的信号。
11月公募基金新发规模重回千亿元大关
经历了10月的“低谷”后,11月公募基金新发规模重回千亿元大关,权益类、固收类基金募集金额环比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债基成为“吸金”主力。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债市总体或呈震荡走势,不乏收益率曲线平、陡切换,以及利差交易的机会。
国寿新华保险拟联手设立500亿私募证券基金
资本市场将迎来一家长线资金背景的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达500亿元,这背后有两大保险机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昨日晚间,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同步披露相关信息。根据公告,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可以进一步增加符合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
公募称年末积极因素增强 重点关注两大方向
在年底资金做多氛围开始回升的背景下,多家基金公司发布策略报告强调,尽管短期A股市场继续震荡,但12月份仍是各种积极因素积累的时段,科技与消费将是当前时点买入并布局明年的两大核心板块;预判在明年经济回暖、消费需求扩张的背景下,新能源以及食品板块可能具有较高的弹性。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借道ETF布局A股
在政策持续显效、股票估值被低估、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下,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近期,高盛、瑞银接连发布中国经济展望报告,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同时,安联投资、富兰克林邓普顿、城堡投资等资管巨头亦主动发声,看多当前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
风电装机容量已超4亿千瓦
青藏高原,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全力冲刺投产目标,预计每年可发出90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进一步缓解当地冬春枯水期的用电紧张情况;东南沿海,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完成全部工程安装,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相结合,发电养鱼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