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金融强国”作为未来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坚定目标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申万菱信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韧性正在持续增厚,数字经济所代表的经济发展新方向引领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各项积极要素正在表征,经济整体稳中向好。其中A股从中长期来看已经处于价值窗口期,权益资产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值此时点,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坚定信念,看多中国、做多中国,相信中国未来在高质量经济发展总基调引领之下必将迎来新一轮繁荣。”
陈晓升介绍,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呵护市场,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叠加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超预期利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逐步反弹,“暖”起来的迹象愈发明显,经济进入复苏的轨道已具备坚实的基础。
“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一系列技术被陆续攻坚克难,在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支撑下,我国涌现了大量具备全球竞争力且在全球产业链位居核心地位的龙头公司。”陈晓升认为,中国经济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其中,A股的估值和盈利相比有所低估。陈晓升进一步分析称,当前,A股相较美股的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无论是ROE(净资产收益率)还是盈利增速维度,A股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让性价比愈发凸显。从企业盈利角度出发,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与此同时,其他影响A股的因素无论是城投、地产还是地缘因素都有比较明显的边际改善。
“新旧动能转换必将带来新产业趋势的诞生,可以发现,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正向循环的新动力势能,将为社会带来大量的需求增量,对市场起到积极的拉动效应,巨大的潜力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轮结构性繁荣。”陈晓升预计,到203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或将达到34万亿元-43万亿元,其中对我国经济需求侧结构影响的增速或将达到13%,我们将积极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所带来的战略性机会。
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包含四大方向:第一,数字产业化,包括互联网平台等在内的由数字驱动的新产业板块。第二,产业数字化,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而产生的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第三,数字价值化,如数据要素的资源整合。第四,数字安全,包含数字治理、数字安全、网络安全、信创等与数字安全相关的产业。
“近期披露的宏观数据显示,我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可见达成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陈晓升认为,在这一强于预期的宏观数据支撑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依然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整体经济表现出强大活力和潜力。